替换的策略(精品)

替换的策略(精品)

ID:44631283

大小:4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替换的策略(精品)_第1页
替换的策略(精品)_第2页
替换的策略(精品)_第3页
替换的策略(精品)_第4页
替换的策略(精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替换的策略(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六(上)89-90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替换”的策略,学会根据题中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相差关系,用“替换”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増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感受到“替

2、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替换策略。1、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小段动画片,(播放动画)你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呀?(《曹冲称象》)问:大象究竟有多重?在测量工具不发达的古时候,大人们没想出称大象的办法,小小的曹冲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称出了大象的体重。你知道是什么办法吗?(学生讲曹冲是怎么称出大象的体重的)师小结:原來曹冲是用“与大象同样重量的石头”來替换“大象”,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体重了。这是古代的一个“替换”的例子。(板书:替换)替换是数学上一个常用的思想方法。2、师:其实现实生活

3、中也有很多替换的例子。比如:星期天,小明去小商店买东西,右边是放大了的商品信息。(电脑出示情境)小明先用6元钱买了一个橡皮泥,如果将橡皮泥换成其它商品,可以怎么换?(指名学生提出替换方案并适时评价:一类是换成与橡皮泥“总价相同”的一种商品或几种商品;提出如果小明想换到一钢笔和一文具盒,该怎么办?或是只想换一钢笔和两本练习本不再有其他商品了,营业员又应该怎么办?这时换成某商品的价格与橡皮泥不同,要再找冋一些钱或再会一些钱。)最后,小明买了与橡皮泥相同价格的一瓶果汁冋了家。如果一大瓶果汁正好720毫升。二、合作交流,探索学习替换策略(出示

4、例题1的情境)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如果)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人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一)分析题意,弄清条件与问题。1•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2.引发思考,激起尝试的欲望。这里6个小杯和1个大杯的果汁才是720毫升,要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分别是多少?不能宜接求吗?那怎么办呢?(生想办法)得出:可以将两个不同的量与总量720毫升的关系转化成其中一个量与总量的关系进行解答。(二)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试做后,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交流一下。(三)学生汇报尝试情况,归纳用替

5、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板演出算式,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讲一讲每步式子的意义)。重点突出以下两点:1.把大杯换成小杯(板书)问:把一个大杯换成三个小杯,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也就是说9个小杯容量是720毫升,那就町以先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每个大杯呢?2.把小杯换成大杯(板书)问:对呀,反过來想,也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几个小杯可以换成一个大杯?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几个大杯呢?720毫升果汁可以倒3个大杯。每个大杯的容量?每个小杯呢?(四)检验。师:求出的结果是否正

6、确,我们还要对它进行检验。想一想可以怎么检验?①把6个小杯的容量和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是否等于720毫升;②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板书检验过程)总之,检验时要看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冃中的两个己知条件。(五)小结:解这题时,我们可以把人杯换成小杯来计算(电脑演示),也可以把小杯换成人杯來计算(电脑演示),关键是把两种杯子替换成一种杯子。都是根据什么进行替换的?(板书:倍数关系)用倍数关系进行替换时我们发现果汁总量变没变?(板书:总量不变)杯子的数量呢?(板书:杯子数量变了)(六)如果“题中大小杯的关系是4倍关

7、系”如何替换?(七)学习据“相差关系”进行替换。同学们真棒,己经学会据倍数关系进行“替换”。如果老师将题目中大小杯的关系改为“大杯比小杯多20毫升”你还会替换吗?1.议一议,这时还能不能替换?该怎么替换?2.认识如果将替换的结果一并考虑是可以替换的。3.如果将7个杯子全看作小杯(或大杯)果汁的总量还是720毫升吗?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两种情况的直观演示)4.试列式解答。选择你喜欢的替换方法解答。5.学生解答情况反馈讨论并小结:这题与例1比,替换时做法上有什么不同?(替换的依据不同)例1是根据倍数关系进行替换的,此题是根据大小杯的相差

8、数进行替换时(板书:相差数),总量变了(板书),杯子数没有变(板书)。师:同学们不仅观察仔细,而口归纳得很正确。数学就是这么奇妙,在变与不变中往往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三、拓展应用,巩固运用替换策略1•溜冰场:智力填空(分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