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生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编制说明)

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生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编制说明)

ID:44649469

大小:30.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生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编制说明)_第1页
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生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编制说明)_第2页
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生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编制说明)_第3页
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生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编制说明)_第4页
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生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编制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生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编制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陕西省地方标准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任务来源本项目是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5年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担,主要协作单位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渭南市临渭区葡萄研究所和渭南秦浓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渭南市临渭区葡萄研究所和渭南秦浓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组成标准起草组共同完成。近年陕西省葡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继苹果和獗猴桃之后的第三大时令水果,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陕西省是我国葡萄生产的主要产区之一,2013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约960万亩,陕西省葡

2、萄栽培面积约55・60万由。陕西省主栽品种为红地球、户太八号和巨峰等鲜食葡萄,酿酒葡萄栽培面积很少,鲜食葡萄红地球栽培面积约占70%以±o红地球(RedGlobe)乂名晚红、红提,上世纪八十年代从美国引入,其主要特点是果穗大、果粒大、色泽漂亮、果肉硬脆、含糖量高、风味好、品质佳,尤其是果刷粗长、着生极牢、耐拉力强、不脱粒,是晚熟品种中最特耐运输和贮藏的品种之一。二、目的、意义红地球葡萄属于欧亚种品种,其主要缺点是抗病(叶片病害、果实病害)能力差。陕西省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湿热同季,口然降水主要集中在葡萄果实成熟期的7-9月,约占全年降雨的55%以上,往往导致不抗病的红地球葡

3、萄病害大量发生,降低了产量和果实品质,给种植者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生产上因防病需要喷施较多的农药,带來环境污染、果实农药残留增多等诸多问题。不良的环境是葡萄病害发生的必要条件,严重为害葡萄的大多数真菌病需要较高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方可发病,自然雨水直接降落在葡萄叶片和果实表明而形成局部高湿度的水膜,易导致红地球等葡萄病害严重发生。避雨栽培属于最简易的设施农业,是一项新的技术,其主要优点是阻隔了自然雨水掉落在葡萄植株叶片和果实上,相对干燥的植株叶幕微环境使葡萄真菌病害不能发生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病害的发生,能够显著的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因此,避雨栽培对于提升陕西省红地球葡萄栽培

4、技术水平、提高产量、果实品质和果品安全性、促进葡萄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避雨栽培技术已经在葡萄生产上开始推广,但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因此,制定《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生产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化技术,对于推广红地球避雨栽培技术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三、标准制定依据与原则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注意吸收已有的科研成果,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要求,在内容和体例上都有较好的继承性。本标准本着“科学、先进、实用”的原则,充分考虑生产者的意见,力求做到适用范围明确、层次清楚、内容先进可靠,文字表述准确、通俗易懂,有利于生产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四、主要工作

5、过程标准编制工作从2015年开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渭南市临渭区葡萄研究所和渭南秦浓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协助完成本标准的编制工作。第一阶段:调研分析(2015年1月・2015年8月)调查研究:(1)相关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彳亍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惠竹梅负责。发展概况:包括国外、国内及陕西省鲜食葡萄产业发展情况,张振文负责。(2)科研成果。包括国外、国内及陕西省鲜食葡萄栽培最新研究成果,王录俊负责。(3)实践经验。红地球葡萄种植企业、农户的实际生产经验,王录俊、李向阳、樊晓锋、梁建武负责。(4)产业报告。陕西省红地球葡萄生产报告,包括栽培概

6、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张振文负责。形成框架:在收集、整理相关葡萄生产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借助陕西省科技统筹专项“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及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鲜食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的技术成果,实地调研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鲜食葡萄避雨栽培示范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市下吉镇渭北葡萄产业示范园、合阳县鲜食葡萄种植大户等红地球葡萄生产过程,梳理出规范性要索,借鉴DB6105/T013无公害食品■红地球葡萄-产地环境条件,形成标准框架,并修改完善。第二阶段:形成标准初稿(2015年9月・2016年4月)基于以上工作基

7、础,按照标准框架,完善标准内容,确定指标要求。标准内容以山间调查、鉴定技术为重点,形成《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文本。标准草稿: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撰写标准(草稿),张振文负责。标准修改:完成标准草稿后,分别于2015年10月15日、12月8日2016年3月22日分别召开3次标准起草工作组会议,进一步讨论、修改和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三阶段:标准征求意见(2016年5月・2016年8月)网络征求意见:将《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说明》在省质监局网站进行公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意者填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