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素与癫【精品论文】

突触素与癫【精品论文】

ID:44655598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突触素与癫【精品论文】_第1页
突触素与癫【精品论文】_第2页
突触素与癫【精品论文】_第3页
突触素与癫【精品论文】_第4页
突触素与癫【精品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突触素与癫【精品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突触素与癫作者:小小小[关键词】突触素;癫;突触可塑性癫(epilepsy)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癫发病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性不平衡导致大脑神经元界常放电所致。近年研究表明,这种兴奋与抑制间的不平衡主要与离子通道、突触传递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改变冇关。癫发生时大脑海马部位出现的苔鲜纤维异常出芽及伴随的突触重建被认为是其细胞机制之一。近年來研究的热点之一是海马结构的可塑性重建,这种可塑性主要表现在突触上。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是一种与突触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囊泡吸附蛋白。它广泛存在于机体所冇神经终末,特异性地分布于突触前囊泡膜上

2、,参与52+依赖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突触囊泡的循环,被公认为是突触发牛和突触重塑的重要标志,它的定位和定量可准确的反映突触的分布及功能状态,从而反映其可戟性。木文就突触素的牛物学特性、表达、理功能及其在癫屮的变化规律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突触素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突触素是一种酸性糖蛋门,等电点为4.8。对突触素cDNA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大鼠的突触素由307个氨基酸组成,人的突触素由296个氨基酸组成。编码Synaptophysin的基因是SYN基因,人类的SYN基因包括七个外显子,大约20kb,位于X染色体Xpll.22pll.23,而小鼠的SYN基因则定位于X染色体的

3、AD区⑴,人类和小鼠SYN的转录mRNA长度分别为2117bp和2362bp[l]o2突触素在神经系统发育中的农达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处于胚胎发育期间的神经元,在神经突起尚未形成前,其胞体中已有突触素的表达,并随着突触的发生而迅速增加。Brewer等[2]通过对连续培养3周以上的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研究,发现随着神经网络的发冇,突触素标记的突触密度呈线性增长,而树突棘的等级则呈指数型增长,表明大脑信息处理能力的增强更多的依赖于突触传递速度的增加,而不是单靠突触数量的增加。3突触素的牛理功能突触索的生理功能尚未彻底阐明,多方面的研究推测主耍有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突触囊泡

4、胞吐及Cb2+依赖的神经递质的释放:突触索在神经元胞体合成后,主要转运到轴突终末,特异性地分布于突触前囊泡膜上,担负着神经递质的包装、储存、调节及释放。尤其在伽2+依赖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小起重要作用。(2)参与突触囊泡再循环:囊泡膜再循环可以维持突触前膜表而积稳定及递质的释放。Calakos等[3]研究发现突触素与Dynamin形成复合物对囊泡再循环起重要作用,阻断Dynamin和突触素的相互作用后,在高频刺激下轴突末梢的递质释放量减少,电镜显示这些突触内的囊泡已耗竭,提示了囊泡与质膜融合后囊泡再循环被阻断。(3)参与突触的发生和形成:在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突触发育过程中,突触素呈高水平

5、农达,并冃是最早聚集在发育中的突触内的突触蛋白之一[4],这些结果说明突触索在反应性的突触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参与发育神经元的突触形成。(4)参与突触重塑:突触素影响突触可塑性的观点已被众多学者所接受。突触素影响突触可塑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酪氨酸激酶使突触素磷酸化,从而调节内源性谷氨酸的释放来彩响突触的可塑性。体冇训练可以增强突触可塑性,并可改善由于年龄增长造成的突触素水平的降低。这种改善与神经发芽和新突触形成有关。4点燃动物模型及癫患者脑组织中突触素的改变在电点燃的癫动物模型屮,Li等[5]发现,点燃动物的CA1辐射层、CA3透明层、门区、齿状回分子层内带和梨状皮质II/III层的

6、突触索免疫反应的0D值(平均光密度值)都有显著増加,而在内嗅皮质II/III层则无显著改变。他们认为这种点燃动物发作后苔醉纤维的突触重塑与点燃诱导发作的发展、持续和加重冇关。王建平等[6]利用戊四氮(PTZ)点燃癫幼鼠,观察到随着点燃过程的推移及发作级别增高,突触素在幼鼠海马及颛叶区的表达显著增加,可推测幼鼠海马区及颛叶皮质区突触重建的形成增多,加重大脑神经元界常放电,从而促进癫发作。通过对匹罗卡品点燃癫大鼠边缘系统的内嗅皮质神经元自发性突触后电位变化和突触素免疫反应性的时空表达规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Guzman等[7]发现除了神经网络兴奋性增高导致性发作和维持外,抑制性突触作用减

7、弱也是性发作的潜在机制之一。Proper等[8]同时对伴有严重的海马硬化和无海马硬化的颛叶癫患者的海马手术标本进行研究,发现所有颛叶癫患者在海马不同区域均有明显的细胞脱失同吋伴有突触终末的减少;海马硬化患者海马各区主要类型细胞数量的减少比无海马硬化患者更为严重;他们认为出芽的苔薛纤维不仅仅是解剖上的存在,同时也是功能性的,这些功能性的谷氨酸能苔鲜纤维与颗粒细胞的树突形成突触,可能参与了性发作的起始。5突触素在癫小的作用机制探讨5.1突触素与海马可塑性口前关于癫和突触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