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与解决

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与解决

ID:44661473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与解决_第1页
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与解决_第2页
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与解决_第3页
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与解决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与解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与解决怀如保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多媒体以其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知识更新的便利性,媒体内容、形式的新颖性走进了课堂。这种教学方式我们把它成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其主要特征是:上课以使用课件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扌巴图片、音频、文字资料、板书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近四年的课堂观察,在这种方式之下老师拿起粉笔不能很流畅的写出黑板字;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精心设计的多媒体使用不成正比,虽然他们聚集会神的在认真的听、看。依据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中反省思维理论反省一下我们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情况,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更多的老师少走弯路,于是我对所教班级进行了调查,根

2、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做出改进措施。一、调查内容及调查结果问题否理由你的建议1•你对多媒体教学环境满意吗?100%无不单调乏味到机房上更不错2•你对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满意吗?30%70%不是很满意见备注说明恰当的使用3.你对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满意吗?80%20%不是很满意见备注说明分析过程需要教师4.多媒体的使用提高了你的学习效率了吗?30%20%不是50%提高不大见备注说明增加我们的独立思考时间5.它的使用能建构起你的知识体系吗?20%30%有帮助50%不完全能见备注说明适当的板书二、问题诊断1.肯定学生都喜欢在多媒体的环境下学习。而不是单一的黑板、粉笔、小黑板。有的同学提出一人一机的更

3、高要求。2•“你对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满意吗?”这个问题的结果看有两种观点:通过对满意同学平时上课状态和成绩分析,他们几乎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不喜欢看书、记笔记。他们阐述的理由也能证明这一点:好玩,有兴趣:听歌、看电影、看图片有意思。因此虽然是满意,但成绩并不高。剩下的同学是不十分满意。看他们说的理由:“多媒体向电影一样,太快一闪即过,知识点记不住,写不下来;重点知识点还没完全理解就过去了;多媒体的知识容量大,因此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放的较快,我们的思维速度是跟不上放的速度;不如教师讲的,板书的生动,让我们更能理解;太累,一节课下来,眼酸、头晕、想趴着睡,因为只有人文类的一些图片看的清晰

4、,理科的文字和变化过程看不真切。”“老师讲解、板书的过程实际上是我们灵感、思想、相互碰撞和形成的过程,而多媒体没有我们思想的形成过程。我们感觉不到教师本人的思想,教师的思想不是太活跃。从这里就看出了学习效率和知识自我建构的结果。”三、解决途径(一)依据一:现代教学论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感觉一一思维一一知识形成(智慧);另一方面是感觉情绪意志(性格)形成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因素。两者密不可分,确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过程。尤其是情感过程更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也正因为次,新课改把情感、态度、价值放在了首

5、位。根据这个理论我们来解决: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升华过程中资料的选用帮助深化理解课本的重、难点。很大程度上不是资料越多,越热闹更好,而是最说明问题的内容。这一点要求我们做到教师要深挖教材,怎么深挖教材那?首先要读懂大纲和教学目标。先弄清楚大纲对我们的要求和掌握的程度,在读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挖掘出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知识的递进是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揭示规律性的知识,形成学生自己的智慧。依据二: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以思维为中介的,为了更直接的影响学习进程应减少对传递技术的过分关注,而更多的关心在完成不同任务中如何要求学习者思维的技术。德利的认知工具也说明这一点。

6、计算机多媒体是知识建构的助成工具。从学生所出示的理由“它局限了教师本身的思想,使思想不能太活跃;老师讲解、板韦的过程实际上是我们思想,灵感相互碰撞和形成的过程,而多媒体没有我们思想的形成过程。”也告诉我们他们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多媒体只是助成认知工具。情感、态度、价值的形成需要助成认知工具,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恰当讲解、学生自己的思考三方面的共同完成。这也正符合构建自己的专家系统所说的“学生必须界定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分析因果关系,构建逻辑关系规则库。”因此在一节课中,课件放映时间、速度、方式、教师的讲解、板书要与学生视觉、听觉、思考进行恰到好处的衔接,不能违背学生认知生理规律

7、。实质就是要解决多媒体课堂中的师生有机互动问题。由此两个教学理论就是把传统教学中黑板、粉笔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机的结合。这些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重新组织教学。总之,整个课程总是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使用中反复的进行;总是在教师点播与学生阅读思考中反复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所说现象的出现。实现耳、眼、口、脑"全频道式"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化"渗透.才能有效的处理“知”与“情”的关系。我们只要搞清楚是为激发兴趣?还是解决问题?是提供资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