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论文

语言学概论论文

ID:44668864

大小:4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4

语言学概论论文_第1页
语言学概论论文_第2页
语言学概论论文_第3页
语言学概论论文_第4页
语言学概论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流行语提要: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而不同的流行语则作为社会一根敏感的神经,反映出社会的变化。伴随着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出现了很多新思想、新事物,而“流行语”正是这些新思想、新事物最好的见证。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述没有哪一个时期能够涌现出这么多的流行语,那么集中、大量地丰富汉语的词汇。现如今,每一个经过改革开放岁月的中国人,随口都能说出几句改革开放的流行语。细心地休味一下改革开放的流行语,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改革开放,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來的种种进步。关键词:

2、流行语;语言现象。一、流行语的來源(-)网络用语网络语言主要通过谐音、替代、拟形等手段來表情达意,不仅简单便捷,而且幽默诙谐、符合网络快捷化的要求,也弥补了网络无表情性的缺陷,所以在网络世界备受青睐,为网民广泛使用,有的词语,比如“886”、“恐龙”、“BF”、“酱紫”、“菜鸟”等等,甚至进入了人们的日常交际的口语中。(二)影视用语随着电影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影视作品中的某些经典语言,成为一种时尚的流行语言。比如,近几年來中国走红的贺岁片导演冯小刚的作品,几乎年年都会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还有广告语,越來越多的广告语转变为能反映出一些社会进步的潮流和流行趋势

3、,人们口口相传的经典流行语。例如奥柯玛冰柜的广告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等。(三)方言词语近年来,许多颇具特色的方言词语因其独有的表现力而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流行语的一个重更的来源。比如四川方言中的“雄起”、“假打”,东北方言中的“忽悠”,粤港方言中的“埋单”、“搞定”等等。二、流行语的分类(一)旧词翻新这个特点形象的说法就是“I口瓶装新酒”,是将现代汉语已有的词赋予新的意义、新的用法,这符合汉语一词多义的特点。例如:“蛋白质”原是生物学术语,是一种物质的学名,现在被人们改装成了“蛋+白+质”,而这三者分别代表“笨蛋、白痴、神经质。(二)修辞造词1、诙谐

4、双关用“1314”表示“一生一世”,“520”表示“我爱你”等等。2、反语故意使用与本來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來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手段叫反语。运用反语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诙谐效果。因此,如果有人表扬你是“天才”、“神童”,千万别高兴得太早,因为他有可能说你是“天生的蠢材”、“神经病儿童”。(三)新创在社会新生事物似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的今天,求新求异的心理成为了一种社会普遍心理,尤其以年轻人,又以大学生最为突岀,他们热衷于创造和使用流行语。(四)外来词字母词,这里的字母词单指英语单词及其缩写,如:“GDP”、“WTO”、“IT”、“MBA”、“EO”、“IQ”、“

5、DIY”、“VS”等。二、重要意义(-)“流行语”昭示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很多听起来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的流行语,冋想当初它们是怎样打破了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思想的禁锢,产生石破天惊的效应,就会发现解放思想是多么来之不易,多么值得珍惜。(-)“流行语”昭示了社会的进步。昔H的动辄“加班加点”、“大会战”、“为节H献礼”变成了今H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些流行语告诉人们,科学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才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向有利于人类子孙后代生存的长远发展,是毫不掺假的真发展。三、流行特性(-)时间性是“流行”的第一个涵义。

6、换句话说,流行语都有一个从流行到不流行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以有长有短,甚至有些新词新语本身就是作为流行语而创造的。(二)“流行”的第二个涵义是阶段性,一般來说,流行语的“流行”过程是比较短暂的,或者说短暂性是流行语时间性的一个特点。当流行语使用一个时期后,就会消失,如果没有消失,而在这个流行层面达到一定的普遍性时,流行语就进入了地域方言,成为当地方言的一个普通词语。比如“二百五”“没戏”(北京),“十三点”“炒冷饭”(上海)等,这些当年的流行语早已成为一般词语。像“路子”“翻船”“二进宫”等还进入了书面语。(三)“流行”的第三个涵义是高频性。流行语的使

7、用频率比一般词语要高,是一段时间内群众所喜闻乐用的。比如北京话的“打的”“倒爷”等,上海话的“捣浆糊”“勿要忒”等。(四)“流行”的第四个涵义的新型性。因此,流行语必然都是新词新语,或者说新词新语是流行语的基础。但不能反推,因为新词新语并不一定都是流行语。“新”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结构新,比如北京话的流行语“玩一把”“爱你没商量”等,上海话的流行语“勿要忒”“拎勿清”等;第二是语义新,比如北京话的“铁”“款儿”等;上海话的“(一粒)米”“大兴”等;第三是感觉新,因此不少流行语借自外地方言或外国语言,比如北京话借自港台的“酷”、借自东北方言的“造”、

8、借自英语的“Bye-Bye”等,上海话借自港台的“大哥大”、借自北京话的“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