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36例临床分析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36例临床分析

ID:44671278

大小:48.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36例临床分析_第1页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36例临床分析_第2页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36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36例临床分析_第4页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36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36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3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临床15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进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的分析,探讨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结果:本病一经确诊,应立即给予维生素KI静脉注射,连续使用3〜5天。输新鲜同型血或新鲜冷冻血浆,每次10〜15ml/kgo以迅速补充凝血因子和纠正贫血。预防办法为:新生儿出生当天肌注1次或每周1次连续3周口服维生索K1,可明显降低出血症的发病率。【关键词】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分析;治疗;预防维生素K缺乏是一种获得性、复合性出血性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特点是突然发生

2、出血,其它方面正常,无严重潜在疾病,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均正常,血液中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注射维生素KI后可见1〜12小时内止血。根据出血发生时间可分为早发型、经典型及迟发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最常见是颅内出血。起病突然,病情来势凶猛,病死率较高,存活者多有明显后遗症。临床医生提高对该症认识,以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及后遗症,十分必要。我科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36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5例中,男25例,女11例。生后20天〜2月30例,3月,3例,4月2例,5月1例。母乳喂养32例,

3、占88.8%,混合喂养4例,占11.1%,慢性腹泻4例,长期应用抗生素2例,均未添加任何辅食。2临床表现突然起病至人院2小吋〜3天34例,3天以上2例。表现为注射或针刺部位出血不止33例;颅内出血25例;贫血29例;发热19例;呕吐、烦躁、惊厥或意识障碍22例;前囱饱满、呻吟20例;肢体强直或屈曲16例;便血9例;皮下出血5例;凝视、瞳孔不等大、呼吸不规则12例;脐部出血4例。3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延长25例,凝血酶原时问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26例。头颅CT检查:颅内出血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8例,脑室出血16例,硬膜下出血6例。4治疗和预后人院后立

4、即给予维生素K15〜10毫克加莫菲氏管静滴。以后给予维生素K12.5〜5毫克日1〜2次静点。出血较重、休克、血压下降、中一重度贫血患儿酌情给予输注新鲜全血或血浆10〜20ml/kg,以提高血中有活性的凝血因子水平、纠正低血压和贫血。对便血患儿,暂禁食,从胃肠道外补充营养;脐部渗血给予局部止血药及消炎粉;穿刺或针刺部位出血压迫止血。对颅内压明显增高、脑水肿、脑疝患儿给予脱水剂、地塞米松。其中2〜4小时内停止岀血23例,4〜8小时内停止岀血10例,8〜12小时停止出血3例。随访时间1月〜7年,9例留有1项或多项后遗症,其中智力减退7例,肢体功能障碍8例,癫

5、痫8例,脑瘫2例。5讨论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多发生在生后20天〜2月。发生率为4.40〜7.20/10万。可能与此时期母亲饮食中维生素K不足及婴儿凝血因子水平低有关。人体内生成的与维生素K密切相关的凝血因子,主要有FX、FIX、FVII、凝血酶原及其调节蛋白PC、PS等,称为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生理条件下,上述因子在肝内合成过程中,其N端的谷氨酸残基进行性需进行加竣基化反应,此反应许竣基化酶的催化,维生素K1则是该酶促反应不可缺少的辅酶。维生素K缺乏时,肝只能合成凝血活性低或无活性的未羟基化相应蛋白质,导致凝血障碍。本组经维生素KI治疗后出血在12小

6、时内停止,这也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岀血的有力证据。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诊断并不困难,其诊断标准是:(1)单纯母乳喂养3个月内的小婴儿,未接受过维生素注射。⑵呕血、便血、皮下出血、注射部位出血不止。(3)贫血进展迅速。(4)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5)给予维生素K1治疗后出血在12小时内停止。本病一经确诊,应立即给予维生素KI静脉注射,连续使用3〜5天。输新鲜同型血或新鲜冷冻血浆,每次10〜15ml/kg,以迅速补充凝血因子和纠正贫血。因本病大多数患儿都有突发性颅内压增高等神经系统症状,同时伴有急速进展的贫血和全身出血倾断是关键,否则延误时机将严重

7、影响预后。向,及时做凝血酶原时间检查,有助于诊断。早期诊预防本病的发生,以加强对乳母营养指导为主,避免偏食,适量进食绿色蔬菜、水果。孕母存在摄入不足、肝脏疾病、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如香豆素类)等原因,皆可以导致维生素K缺乏。其中摄入不足的原因有①长期进食过少或不能进食;②长期低脂饮食,维生素K未脂溶性,其吸收有赖于适量的脂质;③胆道疾病,如阻塞性黄疸、胆道术后引流或痿管形成等,因胆盐缺乏致维生素K吸收不良;④肠痿、广泛小肠切除、慢性腹泻等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⑤长期使用(口服)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内源性合成减少。没有母乳的情况下进食添加维生素KI

8、的强化奶粉。最关键的还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建立预防用药制度。有研究显示:对127.00万新生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