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2018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ID:44727047

大小:701.8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6

2018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_第1页
2018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_第2页
2018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_第3页
2018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_第4页
2018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1第6课 动荡春秋时期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铁器、牛耕出现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通过春秋时期与西周相关制度对比,理解社会制度变化和西周制度瓦解,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讨论

2、,认识争霸战争具有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思维品质和用联系、辩证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观念.通过霸业兴替探究,认识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经济发展;诸侯争霸[来源:Z_xx_k.Com]6教学难点: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王室衰微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

3、.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又因镐京因地震受损,残破不堪,又在戎、狄等外患威胁之下,于是平王在即位后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护卫下,将国都迁至洛邑,开始了东周历史.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孔子编订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动荡春秋时期》.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

4、:春秋时期经济发展1.图片展示:铁制农具、牛耕62.问题思考:(1)从图片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2)铁制农具和牛耕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提示:(1)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2)促进了农业上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3.图片展示:劳动工具演进4.教师小结: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大多数是在木器上套一层铁制锋刃.古书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

5、,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铁制农具和牛耕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重要标志.它把中国物质文明由青铜时代推进到铁器时代.5.材料展示:材料一:河南新郑李家楼出土春秋中期莲鹤方壶,湖北省荆州市望山楚墓出土越王勾践剑.材料二:《汉书·地理志》载齐国能“织作冰纨绮秀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材料三:《管子·地数》载齐国“聚庸而煮盐”,6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收入之一.[来源.Com]材料四:长沙春秋楚墓出土了漆棺、漆木车.材料五:《战国策·东周》载齐桓公“宫中七市”.6.问题思考: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7.教师小结:春秋时

6、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有效发展,特别是铁制农具使用牛耕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从此中国进入铁器时代.1.图片展示:《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来源:学&科&网Z&X&X&K]2.教师提问: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周平王,摄于郑国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王室衰微.3.合作探究:王室衰微原因、表现和结果分别是什么?(1)王室衰微原因: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促进了生产力极大发展,使得原来公田以外大量开垦荒地成为可能,导致不向国家纳税私田大量出现.诸侯国不再分封土地,而

7、是加强对地方控制,致使分封制逐步分解.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地区仅在洛邑一带.(2)表现:①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6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②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③诸侯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财政上陷入困境(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操控政局,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地位.4.教师小结:春秋时期社会变化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制度).1.结合教材上“春秋争霸形势图”思考:诸侯争霸原因是

8、什么?提示:一是王室衰微,二是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三是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对别国支配权.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诸侯争霸过程及主要霸主.3.春秋争霸实质:奴隶主掠夺战争.4.春秋争霸影响:(1)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来源:学#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