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突破练四湖泊资料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突破练四湖泊资料

ID:44745655

大小:79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7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突破练四湖泊资料_第1页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突破练四湖泊资料_第2页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突破练四湖泊资料_第3页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突破练四湖泊资料_第4页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突破练四湖泊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突破练四湖泊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微专题突破练四湖泊1.熟悉四类湖泊的成因及特征:举 例成因特 征贝加尔湖、青海湖构造湖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湖水较深,湖岸陡峭五大连池、镜泊湖堰塞湖由滑坡、火山活动等地质灾害形成,物体阻塞河道,堰塞体往往不稳定,易垮坝长白山天池火口湖火山口积水而成,多为近圆形,湖岸陡,湖水深北美五大湖、欧洲高山湖泊冰川湖冰川侵蚀形成洼地,积水而成2.以贝加尔湖为例分析常见考查角度:(1)物种独特的原因——分析“特有”。①周边人口较少,流出河流少,缺少与外界交流的环境;②湖泊古老,经漫长进化形成独有物种。(2)鱼类丰富的原因——分析“丰富”。①湖泊面积大,提供广阔的空间;②湖水纯净,阳光

2、透射率高,藻类、浮游生物丰富,鱼类饵料充足;③入湖河流多,沿湖湿地多,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物。(3)天然空调机的原因——分析“调节气候”。①冬温高:冬季湖泊降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湖水结冰释放热量。②夏凉爽:纬度高,地势高,湖泊升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4)多风浪的原因——分析“湖陆风”。湖泊面积大,湖泊与周边陆地热力差异大,白天吹湖风,晚上吹陆风;湖面狭长,两岸地势高,狭管作用强。(注意冬季结冰,基本无风浪,主要考虑夏季)  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

3、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计。平均深度=贮水量/面积。下表所列为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1、2题。湖名面积(千米2)贮水量W(亿米3)入湖流量Q(米3/秒)洞庭湖282017310353太湖242044195滇池2971229青海湖485374239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  )A.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B.贮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C.太湖水循环最活跃D.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2.对青海湖和洞庭湖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青海湖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贮水量大B.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入湖水量小C.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

4、严重D.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小【解析】1选D,2选C。第1题,据材料中湖泊换水周期公式,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表中面积第二大的洞庭湖的换水周期最短;贮水量最小的是滇池,但换水周期不是最短;太湖换水周期比洞庭湖要长,因而水循环不是最活跃;洞庭湖的换水周期最短,水体更新最快。第2题,青海湖属于构造断陷湖,湖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湖泊深度、入湖流量等;青海湖是内陆湖,入湖水量少,换水周期长;洞庭湖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该湖有湘江、沅江、资水等多条河流注入,入湖流量较大,洞庭湖面积也比较大,可是贮水量却不是很大,这是因为湖泊较浅,泥沙淤积严重,湖泊的容

5、积小,导致贮水量小。  咸海(内流湖)原为世界第四大湖,因人类过度利用而迅速萎缩,2014年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如图为咸海区域图。据此完成3、4题。3.根据水循环的原理,直接补给咸海最多的水体是(  )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C.大气降水D.冰雪融水4.咸海萎缩后带来的影响是 (  )A.灌溉用水减少B.耕地面积增加C.气温日较差增大D.沙尘暴频次降低【解析】3选A,4选C。第3题,由图可知,咸海深居内陆,降水少,区域干旱,其水源最主要来自阿姆河、锡尔河的地表径流。第4题,咸海作为湿地可以调节区域气候,因此咸海萎缩后,其调节功能会丧失,咸海及周边区域气温日较差增大,生

6、态恶化。  波波湖面积2800平方千米,深度2.4~3.0米,湖面海拔3690米,是南美洲西部玻利维亚(南回归线以北)第二大湖。湖水含盐量很大,过去一直是鸟类从北向南迁徙途中的休息地,也是高度濒危动物安第斯美洲狮的水源。目前此湖已经干涸。下图是1986年和2016年波波湖面积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5.根据材料推测,波波湖的湖盆底部 (  )A.地形平坦B.波状起伏C.南高北低D.东高西低6.波波湖的水位在下降过程中,在湖泊四周可以看到大量 (  )A.砾石边滩B.盐分析出C.树木枯竭D.渔民内迁【解析】5选A,6选B。第5题,根据材料,对比1986年和2016年波

7、波湖面积,湖泊干涸,湖水大面积消失,仅剩南部一小部分,说明该湖湖盆整体较为平坦。第6题,材料中提到湖水含盐量很大,由于湖底沉积作用,水位在下降过程中,在湖面边缘可以看到淤泥滩和大量析出的盐分;湖面海拔3690米,高原高山气候,树木很少;因为湖水水位较浅,所以不会引起渔民内迁。7.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每年2月前后完全封冻。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湖区西岸风速大于东岸。下图示意纳木错流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结合水循环环节,分析纳木错成为咸水湖的原因。(2)列举纳木错湖水源的主要补给类型。(3)风力对湖冰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据此推测纳木错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