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道德情 操论

谈道德情 操论

ID:44774018

大小:19.3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8

谈道德情 操论_第1页
谈道德情 操论_第2页
谈道德情 操论_第3页
谈道德情 操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道德情 操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谈《道德情操论》11组王波当亚当·斯密完成《道德情操论》第六版的改稿时,他已是以为68岁的老人。在《道德情操论》第一版到第六版的三十年岁月里,斯密的人生观点与思考早已融入其中,成为《道德情操论》出版百余年来依然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道德情操论》的结构无疑是清晰的。第一卷“论行为的合宜性”的一开头,斯密首先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同情。在第一卷的诸篇中,斯密便从同情出发做了展开。斯密认为“同情,或说怜悯,是我们看到或想象到他人遭遇不幸时产生的情感”。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同情,正反映出我们自身在遇到相同境况时的自然情感表达。自然,这

2、样的叙述引出了本书的第一个核心的概念——合宜。道德的合宜,激情的合宜与行为的合宜构成了第一篇叙述的重点。在斯密看来,合宜性的评判并不复杂,不过是以个体本身的自然情感来衡量万事的合宜性。第二卷“论优点和缺点;报答和惩罚的对象”,斯密主要讨论了“优点与缺点”、“赞同与反对”等诸多的概念。为什么会出现优点和缺点?是一个人行为并不合宜。这是“应该得到报答或惩罚”的品质。显然,优点值得赞同而缺点值得反对。真诚的赞同需要我们“在心坎里接受行为者的原则和赞同影响他行为的全部感情”,而反对同样如此。当这样的缺点对他人造成了伤害以后,我们所激起的

3、对受害者的同情就成为惩罚的原因。《道德情操论》的第三卷的对人本身情感与行为的剖析精彩而深刻。总结之也不过几点。第一,一个人无法对自身做出合宜的评价,只有当他从他人的角度来观察的时候,一切就显而易见。第二,人类的天性中便带有对赞同的追求,当这样的追求处在合适的境地时,行为依然是合宜的。第三,人的理性、道义、良心是一个真正的判裁者,他会让行为不合宜之人成为世人憎恨的对象。斯密不反对那样一种“对一般准则的尊敬”而产生的责任感,但在他看来,这样一种责任感终究是落了下乘,只有那一种真正从内心喷涌而出的情感,才是人类真正应当追求的。“你处在

4、不幸之中吗?不要一个人暗自伤心,不要按照你亲密的朋友宽容的同情来调节自己的痛苦;尽可能快地回到世界和社会的光天化日中去。同那些陌生人、和那些不了解你或者不关心你那不幸的人一起生活;甚至不要回避与敌人在一起;而通过使他们感到灾难给你的影响多么微小,以及你克服灾难的力量怎样绰绰有余,来抑制他们的幸灾乐祸,而使自己心情舒畅……我们道德情感的合宜性决不那么容易因宽容而又不公平的旁观者近在眼前,中立而又公正的旁观者远在天边而被损坏。”接下来的四、五、六、七卷中,斯密探讨了道德概念中的美学,论述了美德为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到了此处,他

5、写这样一本书的目的也就展露出来。他认为,人们所应当做的,便是遵循这样一种道德与行为上的合宜性,避免资本主义中存在的冷漠、利己的特质,去构建出一个真正良性发展的,和谐的社会。行文至此,不妨回顾一下斯密的写作思路,《道德情操论》的主要观点才能被挖掘出来。斯密首先以同情为例,阐述了行为的合宜性与其评价的标准。接着,斯密讨论了人们在面对他人行为合宜或不合宜时所做出的反应,即赞同与反对以及报答与惩罚。笔锋一转,斯密将落在他人身上的目光转回自己,由此来探讨人类本身情感和行为的基础。最后,斯密通过对美德的讨论,为整本《道德情操论》画上了一个句

6、号。总结全书的观点,便是这样一句话:人类的性格里具有同情、正义、利他的因素,但同时人类也具有利己的本性。真正的公民,不应当把利己视为生命的目的,而应当在利他的前提下进行种种的社会活动,做到“对我们自己个人幸福和利益的关心”。诚然,亚当·斯密有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当我们把他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相比较时,也不要忘记,斯密在完成《国富论》以后,同样从未停止过对《道德情操论》的修改。斯密在两本书中体现出的思想是统一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把经济活动的动机归结于“利己”,而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虽然将同情

7、视作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因素,却依然将合宜的原因归结于“能激起我们自身相同的情感”,斯密依然将“利己”视作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一环。但抛去我们所不认同的一些因素以后,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仍不失为伟大的著作。譬如斯密在评论道德败坏的一节中所指出:“受到、获得和享受人们的尊敬和钦佩,是野心和好胜心的主要目的。我们面前有两条同样能达到这个我们如此渴望的目的的道路;一条是学习知识和培养美德;另一条是取得财富和地位。我们的好胜心会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品质。一种是目空一切的野心和毫无掩饰的贪婪;一种是谦逊有礼和公正正直。前者在外表上华而不实和光彩夺目,

8、后者一种在外表上颇为合式和异常美丽;……后者……他们主要是有知识和美德的人,是社会精英,虽然人数恐怕很少,但却是真正、坚定地钦佩智慧和美德的人。”这样精辟的论断到今天依然适用。有多少人为了名利走上了追逐金钱与权力的不归路?有多少人坚持着自己追求知识提升自我的道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