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

ID:44780429

大小:268.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0-28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牡一中2017级高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A.①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详解】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①正确;血浆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②正确;

2、  淋巴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③正确;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④正确;消化液不是细胞内液,也是细胞外液,不属于体液,⑤错误。因此,属于体液的有①②③④,故选B。2.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严重腹泻,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变化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值会明显降低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包括:人体的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正常人的血

3、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钠离子和氯离子。【详解】严重腹泻,会导致水和无机盐的丢失,而无机盐又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的变化,A正确;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组织液中蛋白质相对含量上升,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剧烈运动中,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由于血浆中有酸碱对的存在,会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

4、稳定,C错误;缺钙会导致佝偻病,其发病与内环境稳态的失衡有关,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实质,血液中有维持酸碱平衡的缓冲物质,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3.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C.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D.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甲表示血浆,乙表示淋巴,丙表示组织液.据此分析作答。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

5、场所,A错误;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而甲表示血浆,其中没有血红蛋白,B错误;丙和乙中蛋白质含量均低于血浆甲,组织液中氧气也是血浆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的,所以也低于血浆,C正确;胰腺分泌的消化酶随胰液由导管直接送到小肠,不会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D错误。4.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C.②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CO2等物质D.血浆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穿

6、过5层磷脂双分子层【答案】B【解析】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淋巴)、②(血浆)、③(组织液)组成的,A正确;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组织液,再进入②血浆或者①淋巴,B错误;②血浆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尿素、CO2等物质,C正确;血浆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要经过毛细血管壁细胞(两层膜),进入组织细胞膜(一层膜),最后进入线粒体(两层膜),共经过了5层膜,即5层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化学成分以及相互转化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图象。5.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E表示感受器、A表示效应

7、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B.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C.②处进行电刺激,则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D.①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神经递质【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B、C、D、E分别是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和感受器。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①处进行电刺激,只能在A处测到膜电位变化,E处则不能测到膜

8、电位变化,A错误;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所以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B错误;②处进行电刺激,兴奋能通过突触传到B处,使B处出现兴奋传导现象,C正确;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