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期末教学检测

2011学年期末教学检测

ID:44835386

大小:679.79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9-10-30

2011学年期末教学检测_第1页
2011学年期末教学检测_第2页
2011学年期末教学检测_第3页
2011学年期末教学检测_第4页
2011学年期末教学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学年期末教学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2011学年期末教学检测分析报告大全实用文档(小学组)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二○一二年二月八日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分析报告洪涛漪三年级2011年度,是我县深入课改的一年。由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县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抽测工作已结束。参加本次抽测的共有30所学校,4173位学生。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全县三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抽测情况作简要分析。一、试卷分析(一)命题指导思想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涌现出许多特点和新意,生本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同时也必然导致考试评价悄然改变。为了全面了解我县三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试题力求在原先

2、的良好基础上走向鲜活、开放、宽容和亲切。考查中坚持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促进课改的深入开展,提高我县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考查内容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依据;主要命题思路为“知识与能力融合,积累与运用并举,课内与课外衔接”。(二)试卷结构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题占62%,阅读理解题占18%,写作题占20%。试卷共4页,分十大题,分别为:读拼音写词语、选择多音字读音、加偏旁成新字组词、按规律写词语、判断题、选词填空、按要求写句子、

3、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写话。(三)试卷特点大全实用文档1.知识与能力融合掌握语文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语文能力,因此本次命题严格遵循课标的基本理念,以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为主要考查内容,并以考查学生语文能力为主。例:第七大题中的“换一种说法,但不改变原来的意思”以及“课内阅读”中的“按照文中的句式写一写你想象中的赵州桥上的龙并写出它们的共同特点”。这几道情境试题,涵盖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测试。考查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认识事物、想象事物的能力,运用拟人手法把事物写活写生动的能力以及品词析句的能力。2.积累

4、与运用结合我们现在的课改强调“生本”,对学生的考查测试也力求人文化,试卷中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的题目。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将完全摈弃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事实上,必要的积累是有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的。《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的积累”,积累的目的,一是丰富语言的内储,从而丰富语言的表象;二是培养语感,厚实语言与文化底蕴。因此,试题中有关于积累的内容尽量与运用结合,同时更着力于迁移运用。例:判断题第2小题:“如果同学犯了错误,我可以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成语来安慰他。”例:第八大题第3小题:“通过本学

5、期的学习,我认识了很多古代的伟人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有向老子拜师的;有为人类开天辟地的;还有设计了赵州桥的。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这些题目依托教材中积累的内容与运用较好地结合,检测学生是否能对语言进行检索提取应用,赋予积累的内容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力求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3.传统与改革并存之前的语文命题质量一直较高,改革并不代表要摈弃传统。因此与以往比较,本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抽测试题相对稳定,在原来的命题基础上作适当的符合课改理念的更改。为兼顾城乡学校和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命题时原则上按6:3:1

6、的比例设置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和拓展提高。从整体来看,试题更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迁移。4.课内与课外衔接“语文即生活”,部分试题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近生活,感受生活。2011学年的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的核心是“班级读书会”,我们倡导教师和学生多读书,爱读书,在读书中获取语文知识。“这学期,我看了很多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这样的试题用意不言而喻。二、考试分析(一)考试总体成绩分析大全实用文档项目参考人数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R值全县417390.44%43.52%81.86

7、3.203全县公办学校380294.69%47.53%84.95--县最高——10095.45%94.595.273(二)抽样分析各大题得分情况题次一10+2二3分三4分四8分五5分六4分七8分八18分九18分十20分平均得分10.552.43.487.924.3736.8314.5811.9318.55得分率87.92%80%87%99%87.4%75%85.38%81%66.28%92.75%(三)各大题主要错误及原因分析题次主要错误原因分析(一)添笔画、漏笔画的现象严重,比如:“迎候”的“迎”添了一撇,“候

8、”写成“侯”;“辽阔”的阔门字框外又加了“氵”等。平时在书写时不够仔细,导致写成错别字。也有个别学生出现拼读错误。(二)“藏”字的读音区分有困难。同类学校差别很大,学生的词汇量欠缺,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读音没有很好掌握。(三)1.错别字较多;2.没有在原有字上加偏旁,而是自由写新字组词。审题不仔细或不理解题意。(四)“杏黄、草绿、雪白”没有写成“事物+颜色”的词语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