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彝良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云南省彝良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ID:44839015

大小:230.2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30

云南省彝良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云南省彝良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云南省彝良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云南省彝良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云南省彝良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彝良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云南省彝良县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12月考试高二历史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1.2006年,美国《时代》杂志把年度人物的称号送给了所有潜伏在网络的“你们”(you),准确地说,应该指我们。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上网人数每年多达数亿人次,位居世界前列。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已经实行改革开放B.网络信息丰富而且可靠C.网络技术的发展D.电脑的普及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

2、是实施仁政的途径3.米芾是北宋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据此,你判断他所擅长的字体是(  )A.楷书B.行书C.草书D.隶书4.“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列能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5.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D.科

3、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6.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天文学整合了各科知识,具有代表性C.天文观测技术居领先地位D.天文学传统理论基础被动摇7.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8.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朱熹这句话强调的是(  )A.“理”是世界的本原B.“仁”的重要性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9.“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

4、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A.朱熹  B.程颐  C.王阳明  D.黄宗羲10.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以下观点最符合两人的共同主张的是(  )A.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B.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C.讥讽士人专注于研究文D.批评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11.甲乙两位同学来到古代中国科技成就陈列馆,看到了下列两幅名叫“浑仪”的照片,有了如下一段对话,他们的判断比较接近史实的一项是()A.甲:这

5、一组雕塑作品表达了科技是生产力的寓意B.乙:不对,这一组雕塑作品是想证明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C.甲:如果是科技仪器的话,应该是张衡的测量地震的仪器D.乙:它给人一种宇宙洪荒的感觉,应当是天文观测的仪器12.1977年第11期《人民文学》刊发了北京作家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小说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你认为下列评论不正确的是(  )A.此类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B.是新形势下思想解放的体现C.批判“文革”,体现深刻的历史感D.体现了完全成熟的创作风格13.回眸百年中国历史,研究新文化运动有着“返本以

6、开新”的特殊意义,这场运动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主要原因在于(  )A.“新文学”推动了文学革命与文化平民化B.改造中国已经从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C.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旧礼教进行了全面清算D.“民主”“科学”引领了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14.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了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A.民主与科学思想B.反对儒家传统道德C.问题与主义之争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5.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

7、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C.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16.毛泽东曾撰文指出:“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那些不操纵国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