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第4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课时作业(含解析)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第4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课时作业(含解析)

ID:44843236

大小:151.2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30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第4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1页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第4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2页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第4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3页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第4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4页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第4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第4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课时作业(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一、选择题1.(2018·雅礼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建构概念模型的方法C.釆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制作生态缸应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解析:等距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A错误;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建构概念模型的方法,B正确;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是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C错误;制作生态缸应避免阳光直射,D错误。答案:

2、B2.(2018·雅礼中学月考)下列关于某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生物总数量(X)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Y)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可被循环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B.在开始的十几年,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样化、营养结构复杂化,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某些生物可能消失C.随着年限的延长,X逐渐上升,最后趋于相对稳定D.该生态系统的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Y不会一直逐渐增加解析: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是能量不能循环,只能依赖于太阳能,A错误。开始的十几年,该生态系统正处于发展时期,所以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营养结构也变得复杂,自我调节能力也逐渐增

3、强,该过程中某些生物会因竞争力弱而消失,B正确。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其结构和功能趋于完善,生态平衡逐渐形成,C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逐渐増加,然后维持稳定,D正确。答案:A3.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生产者、A、B、C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大力增强过程①可一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C.经过程③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D.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⑦解析:图中A为大气中的CO2库,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图中生产者和B构成了一条食物链,A错误;①②分别表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与

4、呼吸作用,大力增强过程①可以减少大气中的CO2量,缓解温室效应,B正确;③为消费者的摄入,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C错误;⑦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中耕松土不能加强过程⑦,D错误。答案:B4.如图为某沙漠地区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B.蚂蚁的数量最多,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从个体角度分析,山狗个体体内储存的能量最少D.蜥蜴和蛇、蛇和山狗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相互的解析:食物网中的生物不包括分解者,不可构成生物群落,A错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B错误;从种群角度分析,山狗营养级最高,能量应该最少,从个体角度分析,山狗个体数

5、目少,体型大,体内储存的能量多,C错误。答案:D5.(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B.信息传递是双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也是双向的C.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D.一般来说,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低解析: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B错误。答案:B6.如图为一个密闭生态缸处于良性状态的碳循环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行为信息在无机环境和自养生物之间可进行单向或双向传递B.三种生物的成分自左向右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

6、解者C.生态缸需要放置在一个有适宜散射光的位置才能正常运转D.可通过观察自养生物等成分的生活状况来判断生态缸的稳定性解析:行为信息只能在生物之间传递,不能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传递,A错误;图中异养生物①②分别为消费者和分解者,B正确;生态缸应放在光线良好的地方,但应避免阳光直射,C正确;可以通过观察生物成分的生活状况来判断生态缸的稳定性,D正确。答案:A7.贵州茶闻名中外,生态茶园建设的关键是实施生物防治调控茶园群落,降低病虫危害等。下表中的措施与原理不匹配的是(  )选项措施原理A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对害虫进行检测和预报,实时防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C种植

7、能散发气味去除害虫的苦楝,防止害虫进入茶园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D保护茶树虫害的天敌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维持各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解析: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增加了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项措施与原理不匹配。答案:A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D.化石燃料的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