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

ID:44865607

大小:1.58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31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能力提升(含解析)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2土壤的形成[学生用书P123(单独成册)][学考合格练]1.土壤有机质含量(  )A.热带地区高于温带地区B.湿润地区高于干旱地区C.江南丘陵红壤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D.青藏高原寒漠土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答案:B2.关于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促进了土壤中矿物养分的形成B.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C.陡峭的山坡往往形成深厚的土壤D.炎热少雨的气候利于土壤的形成答案:B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2、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④⑤4.图示区域(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解析:第3题,就某个小尺度区域来说,地形和地质条件相对是稳定的,所以对土壤的形成影响比较稳定。而当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后,植被减少,水文要素受到影响,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贫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减弱,空气质量也会产生影响。故答案为C。第4题,土壤肥力的形成得益于生物活动;山坡会受到流水的冲刷,土壤在河谷易沉积;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

3、。答案:3.C 4.A5.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答案:C6.东北平原黑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B.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长期积累起来的C.地表植被覆盖率大,植物归还土壤的有机质多D.人们耕作科学,对土地的利用合理答案:B7.下表为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草原和新疆塔里木盆地三地检测的表层土壤的分析数据,由数据可以推断,从

4、东到西排列的顺序最有可能的是(  )pH值有机质含量SiO2含量Al2O3含量CaO含量甲4.112.4%62.39%16.02%2.44%乙6.98.8%68.58%2.06%9.87%丙8.81.29%65.05%3.63%14.96%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甲、丙、乙答案:A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都来自成土母质B.有机物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其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主要标志C.影响土壤形成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地形D.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土壤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土壤肥力小答案:B下图

5、为土壤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的根系在土壤肥力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加速岩石的风化B.为土壤富集更多的水分C.分解有机质D.富集养分元素10.从进入土壤的植物有机残体数量看,下列植被由高到低排列为(  )①温带落叶阔叶林 ②亚寒带针叶林 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答案:9.D 10.D[学考等级练]土壤是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所,我国东北地区是黑土地,华北地区是黄土地,成都平原是紫色土,江南丘陵分布着红壤。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土壤颜色与其形成因素的关系,正

6、确的是(  )A.黑土——草类植物的大量生长B.黄土——湿热的气候条件C.紫色土——风蚀作用D.红壤——岩石性质和特征2.成都平原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说明(  )A.植物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B.矿物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C.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影响巨大D.空气的氧化作用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解析:第1题,黄土与干旱气候有关,紫色土与岩石性质和特征有关,红壤与湿热的气候有关。第2题,矿物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植物是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答案:1.A 2.B入渗率指水分自地表渗入土壤中的强度,以每小时若干毫米表示。在某种情况下,降雨渗入土壤

7、时的最大入渗率,叫“入渗容量”。读图回答3~4题。3.若图中曲线表示干湿状况不同的沙壤土和粘壤土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的入渗率变化情况,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湿粘壤土B.②—湿沙壤土C.③—干沙壤土D.④—干粘壤土4.关于入渗率和入渗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时间越长,土壤的入渗率越大B.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量越大,土壤的入渗率越大C.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入渗初期D.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降雨后期解析:第3题,四条曲线代表四种土壤,这四种土壤又可以分为干和湿、粘和沙,就入渗率来讲应该是干>湿,沙>粘,所以①为干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