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ID:44865605

大小:2.95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31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5.2土壤的形成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学生用书P72]一、土壤1.定义: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作用:土壤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二、成土因素1.自然因素(1)成土母质(1)成土母质的粒度影响土壤质地: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沙和黏粒较多,含沙粒较少;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沙粒较多,含粉沙和黏粒较少。(2)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如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其铁、锰、镁、钙的含量,要

2、显著地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其中钙的含量最高,而硅、钠、钾的含量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2)气候(1)土壤有机质多集中在土壤表层,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2)低温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保存。 (3)生物不同的植被类型,所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同。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 (4)地形①在山区,随着地势的升高,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②在陡峭的山坡上,土层较薄。③在平坦的地方,土层深厚。(5)时间: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成熟。2.人类活动(1)积极影响:人

3、类活动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2)消极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三、土壤剖面1.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与地面平行展布的土层所构成。2.土层土层土层一、判断题1.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就是土壤。(  )2.壤土通气、透水、蓄水、保肥性能好,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  )3.冷湿环境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4.没有生物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  )5.土壤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

4、环节。(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6.直接影响土壤水热状况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C.生物D.成土母质答案:A7.下列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是(  )A.气候湿热、草类茂盛B.气候湿热的热带森林C.气候相对寒冷的草原地区D.气候相对寒冷的森林地区答案:C8.土壤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一面镜子。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  )A.有机质含量B.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C.发育程度和肥力大小D.土层厚度答案:B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说明(  )A.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子B.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C.春季,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迅速D.生物风化使有机残体归还多解析:选B。诗句反映出植被最终落叶归根,成为土壤的一部分,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10.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成土母质B.气候C.地形D.生物答案:D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学生用书P74]【情景导入诱思】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 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示意图。材料二 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1)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2)土壤

6、固体包括矿物质和有机质,试说明其来源。(3)试分析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和水分异常对植物的影响。提示:(1)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等。(2)矿物质来源于成土母质,有机质来源于生物。(3)空气过多、水分过少会导致植物缺水而凋萎;空气过少、水分过多,会导致土温降低,土壤缺氧,并且会因涝渍而导致植物死亡。【核心考点突破】1.土壤的形成过程(1)土壤是在岩石、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①在风化作用下,养分释放与流失;②在低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积累;③在高等生物作用下,营养富集(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

7、)。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2)人类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成为永续利用的可更新资源;不合理利用,可使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2.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生物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生物残体形成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腐殖质;使营养物质在土壤表层富集;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气候岩石风化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

8、呈正相关。湿热地区土壤形成速度快于干冷地区,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更高;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干热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地貌山顶和山麓、阴坡和阳坡、迎风坡和背风坡因水热条件不同,发育的土壤不同;从山顶到低平洼地,依次为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人类活动在人类长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