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挫折教育及实施对策研究

中小学体育挫折教育及实施对策研究

ID:44873444

大小:1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01

中小学体育挫折教育及实施对策研究_第1页
中小学体育挫折教育及实施对策研究_第2页
中小学体育挫折教育及实施对策研究_第3页
中小学体育挫折教育及实施对策研究_第4页
中小学体育挫折教育及实施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体育挫折教育及实施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小学体育挫折教育及实施对策研究摘要:挫折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让孩子受到困苦的磨练,经历挫折和失败的体验,以培养对挫折和失败的承受力,提高人体的抗挫折和认知能力,增强对挫折排解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本文是通过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等方法旨在从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现状、成因,挫折教育的方法及意义等方面阐述在中小学生体育教育中实施挫折教育的措施研究,并提出了几点看法:一是中小学生的体育教育背景和抗挫折能力培养的价值。二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征而制定的体育课挫折教育的实施方法。三是分析当

2、前体育教育现状和困难并做出原因分析。四是对当前现状给出的几点建议。以帮助中小学生进一步提高心理承受力、健全人格,发展身体素质以对今后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育挫折教育1.挫折教育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背景与价值1.1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背景现状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得到了较好地实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中小学就读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而且逐年递增。当前,在中小学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许多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各级体育科研人员,从实际出发,并根据素质教育的具体

3、要求,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探索并总结出了许多具有一定价值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和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现如今的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应试教育仍然是我国的主体教育方式,导致许多青少年无法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春、成都和兰州6个大城市对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调查显示,近四成的孩子因为“没有合适的场所”而影响锻炼。西部某省中小学学生“人均体育经费”为1~3元;北部某省15个贫困县的401所初中“平均年体育经费

4、”为5109元,其中4000余元要用于学校运动会;即使东部某经济发达省北部5所市级中学,98.7%的学校也没能按最低要求配备器材,南部某省会城市学校体育器材配齐的仅占17.7%。[3]由此而来的结果是教育思想贯彻的片面化,学校教育重视知识灌输,轻能力训练,重智力、分数,轻情感意志,片面的追求中小学升学率,一直没有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来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虽然考分很高,但心理素质方面却不合格,表现出心胸狭窄,意志薄弱,挫折耐受力、自制能力、自理能力以及劳

5、动观念都缺乏的现象,而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也日益突出。1.2挫折教育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价值8优良的意志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中小学的实践活动及教育中,在克服困难与挫折锻炼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小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才能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来,才能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挫折教育的定义是指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让孩子受到困苦的磨练,经历挫折和失败的体验,以培养其对挫

6、折和失败的承受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应变能力和奋发进取精神,其任务是提高人的挫折和认知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心理防卫机制,增强对挫折的排解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1]而此时期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还不健全,一旦遇到自己心理无法应急的事情,他们没有能力自我疏导与调节,往往会做一些让自己和他人感到遗憾的事,正适合于运用挫折教育来培养。挫折教育在体育课中的应用,是以广大中小学生能达到一个让个体收挫后理智的产生积极反应为目的,对原来的目标作适当的调整,以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为表现。有着让学生学会总结挫折的

7、教训,积累战胜挫折的经验,使事情向积极方面发展的重要价值。而体育本身也是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最好场所,它就是人为地设置困难,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因此,挫折教育在体育教育中蕴含着极重要的价值。2.挫折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方法通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情绪、生活、家庭等方面“遭遇挫折的频率”和“在遭遇挫折后所产生的挫折感强度”的调查得出:  有21.8%的学

8、生遇到较多的挫折,有20.6%的学生说没有遇到过挫折。19.5%的学生有较强或很强的挫折感,18.8%的学生说没有挫折感,而大部分学生虽然遇到挫折但挫折感并不强烈。[4]在调查统计中发现,中小学生遭遇挫折的类型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习方法与现状,入学考试及家庭等方面;就挫折感的高峰期而言,主要集中在高年级学生8;不同年级挫折感轻重也不同,小学生挫折感主要源于学习方法与家庭影响,初中学生挫折感主要源于人际交往,而高中生的挫折感主要来源于入学考试。就此结果得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于接受挫折教育的方式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