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照顾模式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社区照顾模式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48953

大小:116.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7-08-03

上传者:U-944
社区照顾模式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社区照顾模式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社区照顾模式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社区照顾模式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社区照顾模式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区照顾模式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社会工作社区照顾模式研究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一)选题的背景近年来,我国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及学术研究单位加大了对基层社区建设的重视,积极探讨如何更好的发挥社区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而社区照顾作为社区工作者与社区成员直接面对面互动的具体过程,是解决社区居民特殊困难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社区建设完善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社区照顾源于世纪年代的英国。作为社区社会工作的模式之一,社区照顾有其特定的社区目标和社会功能,有其不同的模式选择和过程条件,是一项专业性的社区服务工作。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区照顾对社区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当前社会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无论在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都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社会弱势群体及其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如失业下岗者的再就业问题、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问题、贫困家庭的问题等等。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纷纷采取“送温暖工程”以及其他措施来最大程度地缓解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些措施只是一种临时性的社会救济,社区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应用,弱势群体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还不能认为是一种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社会救助。社区照顾在我国的社区发展中还比较滞缓,很多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的存在对社区照顾提出了客观要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社区照顾的实施还有不少难点,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乡镇社区对于社区照顾模式的运用来发现现在在乡镇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二)选题的意义社区照顾的服务功能在我国所起的主要作用还是体现在老龄化这一块,因此笔者重点对社区照顾老年人的方法上进行研究。再者,强化社区照顾服务功能, 建设和发展社区照顾,对于我们“未富先老”的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1)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2)完善社会养老护理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3)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4)缓解政府财政负担,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措施。并且,由于有欧美等国家的先发展也为我国的社区照顾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由他们研究出的理念及目标才使我们更便捷的理解了社区照顾的内容。加上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社区照顾模式对于老年人的养老有重要意义。鉴于社区照顾在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积极功能,社区照顾在我国城乡社区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另一个共识,即在我国建立的社区照顾模式应该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但是社区照顾在我国发展的目标模式是什么至今仍未被明确提出并加以探讨。我们既然要在我国发展、推广社区照顾模式,没有一个明确的切合我国实际的目标模式作指引无疑会出现事倍功半的局面。一旦我们确定或者说初步统一了发展的思路,明确了发展的方向,那么在理论上可以深化我们对社区照顾的研究,加深我们对社区照顾模式内涵的理解,进一步探讨社区照顾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其他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前提。在实践中的意义则更为显明:1、我们可以通过把实际取得的成果与之比较,来检验行动的成效,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检验实践的标准;2、可以明确我们努力的方向,并依据这个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对发展的具体策略做出选择;3、可以为我们描绘出发展的蓝图,以调动起广大民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共同推动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总之,确定社区照顾在我国发展的目标模式对我国社区照顾模式的确立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社区照顾在我国完全是一个“舶来品”,我们怎样才能找到一条既符合我国国情而又不至于“走形”,同时又可以避免西方社区照顾在发展中出现的困境的发展道路,这是明确西方社区照顾发展的原则和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就无疑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切入点。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研究目标: 通过对我国城镇的社区照顾模式研究,分析社区照顾模式在我国城镇社区的嵌入程度以及它对于主要照顾对象老年人的功能,发现背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内容:一、引言二、对桥头社区照顾模式的研究方法(一)文献法(二)问卷调查法(三)个案访谈法三、社区照顾模式在桥头社区的现状(一)桥头社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组成(二)社区照顾模式在桥头社区中的具体现状2四、社区照顾模式在桥头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老年社区照顾供给与需求出现矛盾(二)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三)社会照顾专业水平上的落后(四)财政资金上的匮乏五、运用社区照顾模式的相关对策及建议(一)平衡老年社区照顾的供给需求(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三)强化社区照顾中的政府职能六、注释以及参考文献七、致谢八、附录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1、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以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法和访问法为主,在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上制定出合适的问卷,问卷的分发对象为两类人,一类是社区工作人员,另一类为社区中的老年居民。通过两方面的情况反映,发现其中存在的矛盾及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2、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第一阶段(2010年11月中旬-2011年1月上旬):准备、启动阶段课题相关资料、信息的搜集、学习,撰写开题报告,完成外文翻译和文献综述,为论文的撰写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1)2010年11月中旬商定论文题目,构思论文提纲(2)2010年12月中旬完成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第二阶段(2010年12月下旬-2011年3月初):初步完成调查与访谈,上交论文初稿。第三阶段(2011年3月初-2011年4月30日):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并最终定稿。第四阶段(2011年5月8日-2011年5月下旬):论文评阅并接受答辩。四、中外文参考文献[1]徐祖荣.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讨.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N],2007,(03).[2]陈树强.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另一种选择——支持家庭照顾者[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82.[3]卫小将,何芸.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新取向.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N],2007,(01).[4]周沛.社区照顾: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社区工作模式.南京大学学报[N],2002,(05).[5]王树新.社区养老是辅助家庭养老的载体[J].人口研究,1999,(2):32.[6]徐祖荣.城市社区照顾模式研究.人口学刊[J],2008,(01).[7]叶军.农村养老社区照顾模式探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N](社会科学版)总58期,2005,(01).[8]李宗华,李伟峰,陈庆滨.欧美社区照顾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东岳论丛,2005,26(04).[9]徐永祥.社区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史柏年.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1). [11]钱宁.社区照顾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4).[12]杨蓓蕾.英国的社区照顾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J].探索与争鸣,2000(12).[13]钱宁.社区照顾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4).[14]M.Bayley.MentalHandicappedandCommunitycare[M].London:Rontledge&KeganPaul,1977.[15]Henry,StellaMora;Ann.TheEldercarehandbook;DifficultChoice,compas[M]2006.[16]SecuritySystemReformandGovernance;ADACRefe[M].DACGuidelinesandReferenceSeries2005.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研究的整体方案如下:第一阶段(2010年11月中旬-2011年1月上旬):准备、启动阶段课题相关资料、信息的搜集、学习,撰写开题报告,完成外文翻译和文献综述,为论文的撰写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1)2010年11月中旬商定论文题目,构思论文提纲(2)2010年12月中旬完成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第二阶段(2010年12月下旬-2011年3月初):初步完成调查与访谈,上交论文初稿。第三阶段(2011年3月初-2011年4月30日):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并最终定稿。第四阶段(2011年5月8日-2011年5月下旬):论文评阅并接受答辩。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区照顾的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发展社区照顾模式也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个案的社区照顾研究,以小见大,推敲并发现绝大多数国内城镇社区照顾模式的情况。就它所反应出来的各种功能不全的问题进行笔者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及建议。社区照顾模式包含很多内容,笔者的研究旨在通过社区内的老人享受的社区照顾测试社区照顾功能的渗入,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之下,我国的社区照顾模式还应有怎样的完善。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社会工作社区照顾模式研究一、社区照顾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社区照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是伴随英国的反院社化运动出现的。20世纪60年代英国政府健康部出版了题为《健康与福利:社区照顾的发展》报告,社区照顾的对象扩展到了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英国政府从80年代开始全面推行社区照顾计划,鼓励更多非正规服务和私人服务参与社区服务,社区照顾成为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90年代初英国政府颁布《照顾白皮书》和《国家健康服务和社区照顾法令》,进一步强调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在“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供养人们,这样社区照顾发展成英国的主要养老方式。英国等欧美国家非常重视对社区照顾的研究,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均视其为医治养老问题的一剂良方转而加以推广,使社区照顾模式逐渐取代了机构照顾的主导地位成为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的主流。在我国,社区照顾模式率先在香港地区开始引入。1973年地区政府提出“居家照顾”的口号,社会工作者倡导社区居民互助合作,协助老年人继续留在社区内生活并成为社区的一分子。1976年前港督麦理浩倡导“社区建设”,目的是要把香港变成一个“相互关心和守望相助的社会”。1977年地区政府发表安老服务程序计划,确认社区照顾为推行安老服务的指导原则。强调为高龄人士建立关怀社区的重要性。1991年社会福利白皮书提出要扩展“非正规的照顾网络和由家人、朋友和邻舍的支援”,以他们的支援来补充正规的服务,从而令市民有更多的选择和生活的自主权。1997—2001年连续5份施政报告中,照顾老人是其主要政策目标之一。但是社区照顾在内地的发展受到很多限制。客观地讲,作为一种专业的工作方法、组织形式和服务理念,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历届政府的施政纲领中还没有明确引入社区照顾的概念。近几年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主要是通过推广社区服务来发展社区照顾。社区照顾已经在中国开始试行, 为社区照顾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一是在社区服务设施的建构上,要积极争取政府及社会各方的支持,从而获得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保障,为社区照顾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二是在服务功能的设置上,以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为依据,设置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和生活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照顾需求和心理支持需要,为老年人创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环境;三是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以街道、社区为依托,依靠社区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自我发展;四是在管理运营上,实施规范化管理,保障各服务项目的正常运行。在“星光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组织方法和理念得到运用,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从总体上说,我国社区养老离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照顾还有许多差距,存在着许多现实矛盾和问题,限制了社区照顾在我国的全面健康发展。二、国内外对社区照顾模式的主要研究成果社区照顾在它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基本模型已初具雏形,并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原则体系。l、向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大众认识全控机构照顾的局限性和社区照顾的意义。2、合理分配社会资源。3、充分发挥社区非正式网络的作用,配合正规的社会服务。4、提倡自助与互助精神,培养社区居民独立自主的意识。5、从受助者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确定照顾方案,使计划切实可行。6、发挥民主精神。我国学者在研究社区照顾模式中还发现了社区照顾的一些优势:社区照顾是介于家庭照顾和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而开展的老人照顾模式,正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而得以实施和推广。其主要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社区照顾“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拓展了救助的内涵,使老年人能公平享有社会福利资源;2.社区照顾能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有效降低养老成本;3.社区照顾实施专业化的正规照顾,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服务;4.社区照顾还可以有效利用非正规资源,形成强大的社会服务网络。三、社区照顾在我国的发展趋势鉴于社区照顾在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积极功能,社区照顾在我国城乡社区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正如我们已经分析过的,社会弱势群体与社区问题的存在客观上需要专业化的社区照顾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与社会工作教育正在为社会所逐步认识和接受,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国必将能够形成社会工作体制,建立相应的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与机构。就目前情况看,必须克服等、靠、要的被动心理,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推进社区照顾的实施。并且,社区照顾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协助政府履行照顾老年人职责的手段。目前我国正向老龄化靠近,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问题开始在社会中暴露,社区照顾正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四、社区照顾在我国存在的问题1.社区照顾面临供给与需求的两难困境,社区照顾是解决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的新途径。老人照顾需求的增长是社区照顾兴起的主要原因之一。老人照顾需求的增加一方面主要表现在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年人的照顾需求不仅在于生活照料,而且扩展到精神慰籍、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多层次和多方面的需求,这使得老年人的照顾工作难度更大。2.缺乏专业化社会工作者和专业机构社区照顾需要一支网络式的社会工作人员队伍。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发社区资源,深化社区支持网络来改善和加强服务的提供。一支由社会工作者推动、指导的服务提供队伍不但可以增大社会支持的程度,而且可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3.社区照顾中的福利性与盈利性冲突除此之外,社区照顾在我国的发展还有诸如专业人员的稀缺,专业机构的缺乏,组织协调困难,经费紧张等问题。社区照顾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社区工作方法,它如何很好的契合到本地的社区工作中去是一个值得探析的问题,并且它对于我国地方的老龄化究竟有多大的帮助,都是需要更细致的探讨的。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即在我国建立的社区照顾模式应该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但是社区照顾在我国发展的目标模式是什么至今仍未被明确提出并加以探讨。相关论述虽有涉及但笔者认为并不完整、系统。笔者认为我们既然要在我国发展、推广社区照顾模式,没有一个明确的切合我国实际的目标模式作指引无疑会出现事倍功半的局面。一旦我们确定或者说初步统一了发展的思路,明确了发展的方向,那么在理论上可以深化我们对社区照顾的研究,加深我们对社区照顾模式内涵的理解,进一步探讨社区照顾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其他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前提。 参考文献[1]徐祖荣.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讨.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N],2007,(03).[2]陈树强.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另一种选择——支持家庭照顾者[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82.[3]卫小将,何芸.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新取向.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N],2007,(01).[4]周沛.社区照顾: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社区工作模式.南京大学学报[N],2002,(05).[5]王树新.社区养老是辅助家庭养老的载体[J].人口研究,1999,(2):32.[6]徐祖荣.城市社区照顾模式研究.人口学刊[J],2008,(01).[7]叶军.农村养老社区照顾模式探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N](社会科学版)总58期,2005,(01).[8]李宗华,李伟峰,陈庆滨.欧美社区照顾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东岳论丛,2005,26(04).[9]徐永祥.社区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史柏年.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1).[11]钱宁.社区照顾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4).[12]杨蓓蕾.英国的社区照顾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J].探索与争鸣,2000(12).[13]钱宁.社区照顾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4).[14]M.Bayley.MentalHandicappedandCommunitycare[M].London:Rontledge&KeganPaul,1977.[15]Henry,StellaMora;Ann.TheEldercarehandbook;DifficultChoice,compas[M]2006.[16]SecuritySystemReformandGovernance;ADACRefe[M].DAC GuidelinesandReferenceSeries2005. 本科毕业论文(20届)社区照顾模式研究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社区问题日益暴露。社区照顾作为一种可靠有效的服务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社区照顾作为社会工作的模式之一,有其特定的社区目标和社会功能。尤其体现在照顾老年人为主的弱势群体生活一块。本文在对社区照顾在个案社区中的渗入程度进行把握的同时,着重研究老年社区照顾模式,旨在针对其服务劣势上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相应对策。关键词:社区照顾;模式;桥头社区CommunitycaremodelresearchHangzhouyuhangdistrictwithadiameterbridgecommunityasacaseAbstract:InChina'ssocialandeconomictransformationprocess,communityproblemsincreasinglyexposed.Communitycareasareliableandefficientservicemeansmoreandmoreattentionto.Communitycare,oneofthemodelasasocialwork,hasitsparticularcommunitygoalsandsocialfunctions.Especiallyembodiedinthecareoftheelderlyprimarilydisadvantagedgroupslivingtogether.Inthispaper,incaseofcommunitycareintothecommunityofdegreeofmasteratthesametime,focusedontheresearchofoldercommunitycare,aimedatitsservicemodeanalysisandexplanationonthedisadvantages,andputforwar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Keywords:communitycare;pattern;QiaotouCommunity 目录一、引言……………………………………………………………………………………1二、对桥头社区照顾模式的研究方法………………………………………………1(一)文献法………………………………………………………………………2(二)问卷调查法……………………………………………………………………2(三)个案访谈法…………………………………………………………………………2三、社区照顾模式在桥头社区的现状………………………………………………………3(一)桥头社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组成……………………………………………3(二)社区照顾模式在桥头社区中的具体现状…………………………………………3四、社区照顾模式在桥头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5(一)老年社区照顾供给与需求出现矛盾………………………………………5(二)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5(三)社会照顾专业水平上的落后………………………………………………………6(四)财政资金上的匮乏………………………………………………………………6 五、运用社区照顾模式的相关对策及建议………………………………………………6(一)平衡老年社区照顾的供给需求…………………………………………………6(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7(三)强化社区照顾中的政府职能………………………………………………………8注释……………………………………………………………………………………………8参考文献………………………………………………………………………………………8致谢…………………………………………………………………………………………10附录…………………………………………………………………………………………11 一、引言在当前社会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无论在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都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当社会问题细化到每个社区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纷纷采取“送温暖工程”以及其他措施来最大程度地缓解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些措施只是一种临时性的社会救济,社区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应用,养老问题以及弱势群体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还不能认为是一种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社会救助。近年来,我国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及学术研究单位加大了对基层社区建设的重视,积极探讨如何更好的发挥社区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而社区照顾作为社区工作者与社区成员直接面对面互动的具体过程,是解决社区居民特殊困难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社区建设完善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社区照顾源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的英国,作为社区社会工作的模式之一,社区照顾有其特定的社区目标和社会功能,有其不同的模式选择和过程条件,是一项专业性的社区服务工作。“社区照顾”的概念起源于英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社会服务策略方面的一个概念。是一种社会服务的方式。它的基本理念是指在社区内对那些身体和精神有需要的人(如:老人、儿童、弱能者和残障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服务系统对其给予援助性的服务与支持。源于英国的“社区照顾”可以分为两类:1.在社区内接受照顾(careinthecommunity)。“在社区内接受照顾”是指有需要,并且依赖外来照顾的人,在社区内设的小型服务机构或家庭住所中,接受专业工作人员的照顾。2.由社区负责照顾(carebythecommunity)。“由社区负责照顾”是指有需要的人的照顾服务,其中一部分服务是由家庭、朋友、邻居及区内志愿者人士为其提供,这种照顾模式强调的是动用社区内非专业人士提供照顾服务。我们可以将这两种照顾看作是两种互补的照顾模式,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社区照顾的理念。而社区照顾就照顾对象而言,广义上主要是社区内需要照顾的群体,特别是老人、残疾人、儿童和精神病患者等;从狭义上讲,单指社区老人照顾,本文是将其作为一种养老模式来论述的。根据社区照顾的参与者不同,社区照顾可以分为“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正规照顾”是指社区内的正规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比如政府福利机构、医院等,这种服务需要专业的知识和依靠正规组织的管理和规范性操作来完成。“非正规照顾”主要是由被照顾者的家庭、亲戚和邻居所提供的照顾服务,它主要指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依赖、责任及根据经验即可完成的照顾。基于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以及高龄老人和疾患老人的特殊需要,老年社区照顾的内容主要包括:(1)行动照顾———起居饮食的照顾、打扫居所、代为购物等,又可分为居家服务、家庭照顾、老年公寓、托老所等形式。(2)物质支援———提供衣物、家具、现金、食物及便利设施等,如地方政府或志愿者组织专用车供应热饭,为老年人安装电梯、浴室、厕所等处扶手,设置无台阶通道和电器、暖气等设施,27 改建厨房和房门等。(3)心理支持———问候、安慰、辅导等。亲人的照料和精神上的交流,能有效地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社区内的社会交往、娱乐活动等,能为老人建立有效的支持网络,增加老人关怀感和归属感。(4)整体关怀———创造良好社区环境、调动各方资源援助等。注释:①卫小将,何芸.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新取向.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N],2007,(01).虽然社区照顾在我国的社区发展中还比较滞缓,但在我国社会转型的非常时期,以老年人为主的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的存在对社区照顾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我们要根据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养老模式,而社区照顾正式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二、对桥头社区照顾模式的研究方法(一)文献法在笔者进行调查之前,先大量查阅了有关社区照顾方面的文献。其中,以徐祖荣学者为代表的不少学者都围绕着社区照顾的功能及我国发展社区的必要性为研究取向。如周沛的《社区照顾: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社区工作模式》,徐祖荣的《城市社区照顾模式研究》等等,都论述了社区照顾特定的社区目标和社会功能,有着不同的模式选择和过程条件,指出社区照顾是一项专业性的社区服务工作,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的存在对社区照顾提出了客观要求。这些研究的共同之处在于分析了社区照顾在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功能并指出了以发展社区照顾促进社区发展的必要性。社会有社区照顾的需求,社区照顾能很好地解决社区问题。通过社区照顾,使得有特殊困难的需要帮助的人及家庭能够得到援助和支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一般的生活水平,并且把家庭的某些功能社会化,减轻家庭的物质和精神负担,加强社会整合。通过社区照顾,社区工作者对社区成员灌输互助互帮的精神,对于有困难的成员或家庭在进行援助的同时鼓励其走向社区,使社区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功能体系。(二)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根据径山镇桥头社区的总体情况制定出了合适的调查问卷,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整群抽样,对社区老年居民进行随机抽样。本次调查共分发问卷50份,其中社区工作者10份,回收率100%。老年人40份,回收率97.5%,符合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三)个案访谈法个案访谈选取了一名社区工作者和一名普通老年人作为访谈对象。就社区照顾在社区中的融合以及用方面,社区工作者小李说:“我们是依附于杭州市某区下面某镇的小社区,大环境还有很多社区建设如硬件设施未完善,但是就软物质上面来说,社区照顾模式正在一步一步发展,由于家庭功能的弱化,社区里的老年人越来越依赖于社区在正规渠道上的照顾。但是社区照顾模式这一概念还鲜为人知。机构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对于这方面的完善,时常会疏忽很多甚至基本的社区照顾。只有对照文件的条条框框才得以履行。”27 此外,该社区中的常住人员陈阿姨也就问卷提供的问题作了相应的回答:“儿子女儿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经常回家探望,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孝顺,我也懂得现在这个社会讲究效率。但是我们年纪大了身边没有一个照料的人总不行,请保姆也不是长久之计。希望国家能尽快完善这个福利(指社区会时常派负责人走访探望他们),让我们一群老人也可以在集体中找到一点慰藉。”三、社区照顾模式在桥头社区的现状(一)桥头社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组成径山镇位于余杭区西部,南连杭徽公路,北接104国道、04省道,015省道、正在建设中的杭长高速呈“一纵一横”之势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全镇下辖13个建制村,2个社区,274个村民小组,人口38374人,区域面积157.08平方公里。全镇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201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0.1亿元,较去年增长7.2%,农业总产值完成6.7亿元,增长12.3%,全镇63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8.6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8亿元,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76元,增长11.2%,财政总收入完成8752.7万元,增长14.6%。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桥头社区是径山镇的其中一个社区,建立的时间较早,因此社区工作体系相对完善。但是该社区整体规模较小,对于社区照顾模式的运用欠佳。在桥头社区中,老年人口大约占社区总人口的5.8%。桥头社区的人口也逐渐开始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社区照顾模式只是“蜻蜓点水”似的出现在社区工作过程中。对于社区照顾模式在社区工作中起的功能作用也只有少数社区工作人员知道。而老年居民方面,基于社区是出于城郊结合部的环境之中,大部分社区老年居民还是主要待在自己家里活动,社区方面也较少组织各种适合老人娱乐的聚会及活动。对于笔者调查问卷中的选项,大部分老年居民都“感到很茫然”。而且,现阶段的老年社区照顾还没有真正融入社区,“在社区内照顾”和“由社区照顾”的概念对于该社区更加有距离,从一个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社区建设这一块的薄弱。(二)社区照顾模式在桥头社区中的具体现状1、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方面桥头社区在老年人社区照顾这一方面存在严重缺失。不管是在社区服务设施的建构上,还是在服务功能的设置上,以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为依据的文化娱乐设施和生活服务项目非常弱化,而老年居民中对于社区是否经常开展相应的娱乐活动有85%的居民表示“不清楚”。一个社区功能的完善就其所举办的活动项目就能够体现出来。温饱问题是基础,而后丰富的娱乐生活才是我国政府机构需要长时间尽力去完善的地方。比如社区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照顾,就开展的身体检查活动而言,有92.5%的老年居民认为社区这种活动开展的太少,极少数才会有一次体检。另外,社区的老年食堂对于社区的老年人并没有优惠政策,反而更多的是面向镇上的居民营利,给老年人造成很大不便。27 2、家庭照顾功能方面虽然家庭是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的主体,但受到社会变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家庭照顾功能也慢慢开始弱化,其能力也受到削弱。前文中提到大部分的老人还是待在自己家里活动,但是在我国独有的“四二一”家庭人口模式的影响下,子女与他们的父母已经开始分开居住。传统的几代同堂的大家庭正在日益减少,而由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正在逐渐演变为现代社会家庭结构的主体模式。由于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家庭的养老护理功能也在日益削弱。图4-2家庭规模演变所以在调查的老人中,有80%的老年居民是自己独立生活的,而他们的子女也只是进行偶尔的探访。由于代际分离的情况增加,虽然居住上的代际分离倾向虽并不一定妨碍成年子女照顾父母,但地理上的隔离在客观上会给成年子女照顾老人带来一定的困难。图4-1子女多久探望父母工作的流动性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不少子女陷入“事业人士”的社会角色和“孝顺子女”的家庭角色的冲突,许多子女在繁忙的工作中根本无暇照顾年老的父母。3、专业人员及专业机构方面27 在问卷调查中显示,作为调查对象的社区工作者在社区照顾这一概念上的认知就有较大问题。首先是参加调查的10个社区工作人员中只有一个人是通过自己阅读专门的理论书籍从而知道社区照顾的概念。其余的工作者基本上对社区照顾没有专门概念。其次,就使用专业技巧和服务方式而言,只有30%的社区工作者认为他们平时偶尔会用到像专业书籍那样的专业性技巧。并且他们自身也表示不是非常清楚究竟应该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社区照顾的的何种方法。社区照顾领域的专业人员十分稀缺使得专业化的社区照顾模式不能正常运行。当然在这个城镇小社区内代表的是我国东南部较发达城市下属的社区运行问题,所以也可以作为一个比较典型的个案来看待。问卷调查反映出我国城乡社区目前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社区工作机构,也没有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体制。前面笔者也提到,在个案访谈中,社区工作人员小李也表示对社区照顾的概念很模糊,不明白具体所指的工作模式。而她们在社区工作的多数时候并不需要如此专业的工作方法,而相比调解邻里纠纷则更频繁。社区工作者难以掌握现代的管理方法从而导致桥头社区的社区照顾模式出现一片空白的景象。图4-2社区工作者对于社区照顾基本内容的认知结合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在径山镇桥头社区中,专业人员稀缺,专业机构建设不够完善,使得社区照顾的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工作人员不能参与专业性的组织,社区照顾充其量只能等同于传统的邻里照顾以及家庭照顾,不能真正解决社区的问题。四、社区照顾模式在桥头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老年社区照顾的供给与需求出现矛盾目前径山镇桥头社区中的老年居民大部分还都是在家里生活,实际并没有过多的依靠社区的老年照顾。但在问卷中笔者发现,有85%以上的老年人希望有社区这一个平台能够帮助他们。因为就算他们能生活自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老年人的需求并不仅仅是局限于生活上的照料,而是而且扩展到精神慰籍、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多层次和多方面的需求,27 这使得老年人的照顾工作难度更大。按照传统的中国人的养老习惯,大部分的老年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去选择陌生的机构,家庭与机构是养老模式的最大载体,但从现实看来,家庭的功能正在弱化,而且调查中显示,92%的老人不愿意离开家选择养老机构,留在社区中的老人,他们的照顾需求仅仅依靠传统社会中的支持网络来满足,很难获得高质量的照顾服务。社区方面,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作为一种理论模式和实务工作方法却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国社区,十位正式的社区工作者中一半以上还分不清社区照顾与一般社区服务的差别,他们可能知道这两者并不是完全等同,但具体的差别实际并不清楚。面对老年人的需求,社区照顾的养老照顾还有很多要健全和完善。(二)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家庭和机构是中国养老模式中的主要载体,但从现实来看,不仅机构养老很难满足当前的老年照顾需求,而且家庭养老的功能也在逐步弱化。从家庭的结构和规模来看,由于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由之家庭养老护理功能日益削弱。庞大的老年人口加上在21世纪必须面对的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家庭结构的变化,即“四二一”的家庭人口模式,以及仍在完善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打破了固有的家庭养老模式,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年父母可能不再与他们的成年子女住在一起。(三)社区照顾的专业水平落后社区照顾需要一支网络式的社会工作人员队伍。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发社区资源,深化社区支持网络来改善和加强服务的提供。一支由社会工作者推动、指导的服务提供队伍不但可以增大社会支持的程度,而且可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我国社区照顾虽有所发展,但毕竟落实到全国各个大大小小的社区中其专业性还有待提高。通过访谈笔者发现桥头社区的工作人员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专业的社区工作模式,并且由于社会工作实务及社会工作教育起步较晚,导致他们并不能及时的跟上社区照顾模式的发展。问卷中也显示了70%的社区工作者是中年或中年以上的人员。年轻的大学生只是近两年才陆续进入社区的。目前从事社区照顾的人员大多是一些退休或下岗人员,专业化程度明显不够。即使是志愿者也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或培训,只是普通的提供服务或献爱心,缺乏专业水平。城乡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化的工作体制社会工作的毕业生尽管数量少但还是缺乏相应的就业岗位,离专业化道路还差得很远。而且,目前桥头社区内的有关照顾也只是通过社委会和居委会所发动的临时性互帮互助的活动来实施,显得非专业化、非规范化,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社区照顾应有的效果。(四)财政资金上的匮乏社区照顾从其本质上来讲是福利政策,但是从我国的社区照顾发展的历程来看,为了有效的筹集资金,政府将其纳入到第三产业中,鼓励社区服务的产业化运作。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少社区大利创办社区服务业,过分追求使其福利性遭到削弱,满足个人私欲,这是官方资金匮乏的一个原因;另外,相比西方国家政府直接拨款的投入以及慈善机构等的赞助,我国由于处于发展初期,资金调度有限,因此也制约了社区照顾在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的发展。27 五、运用社区照顾模式的相关对策及建议(一)平衡老年社区照顾的供给需求 利用社区照顾模式的全方位性积极满足老年人护理的各种需求,社区照顾模式是老年人养老的服务“安全网”,是保证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它在整个城市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应当重点发展的一个保障体系。为使其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规范和发展:1、必须明确服务重点,以人为本老年人社区照顾应以居家照顾为主,以社区养老机构照顾为辅,社区在照顾老年人需求上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提供有针对性和敏感度的服务。在为居家老人提供照顾服务的方式上,又应以上门照顾为主,日间照顾为辅。总之所提供的服务要有适度的弹性,既不可以让其失去选择的余地,又不能多于老人的需求,以免出现过分依赖社区照顾的负面后果。2、以社区为辅助,依托社区明确社区照顾开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社区作为依托,各项服务都要立足于社区,依靠社区。一方面要尽量完善养老设施的建设,使之融合与老人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又要利用正规以及非正规的照顾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支持。另外,社区内老年人的家属以及邻里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也是实施社区照顾的主要力量。桥头社区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水平都处于中等,大部分的家庭经济状况十分良好,加上位于城郊,邻里间的感情还十分深厚,并不像城市里变得淡薄。因此,社区应该好好利用这一层关系,在今后积极开展有利于邻里团结的活动,既可以实现社区照顾,也帮助自己减轻负担,充实老年人的心灵,使其得到慰藉。3、制定一套衡量社区照顾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要使社区照顾走上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是必要的工具和手段。只有有了可供测量服务水平的指标,社区照顾工作的开展才有对照的标准,才能更加客观地评价社区照顾的水平,了解社区照顾的现状,从而制定进一步的完善措施、确定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不断提高社区照顾的质量和老年人对社区照顾的满意度。②徐祖荣.城市社区照顾模式研究.人口学刊[J],2008,(01).参考文献:[1]徐祖荣.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讨.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N],2007,(03).[2]陈树强.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另一种选择——支持家庭照顾者[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82.[3]卫小将,何芸.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新取向.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N],2007,(01).[4]周沛.社区照顾: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社区工作模式.南京大学学报[N],2002,(05).[5]王树新.社区养老是辅助家庭养老的载体[J].人口研究,1999,(2):32.[6]徐祖荣.城市社区照顾模式研究.人口学刊[J],2008,(01).[7]叶军.农村养老社区照顾模式探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N](社会科学版)总58期,2005,(01).[8]李宗华,李伟峰,陈庆滨.欧美社区照顾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东岳论丛,2005,26(04).[9]徐永祥.社区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史柏年.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1).[11]钱宁.社区照顾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4).[12]杨蓓蕾.英国的社区照顾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J].探索与争鸣,2000(12).[13]钱宁.社区照顾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4).[14]M.Bayley.MentalHandicappedandCommunitycare[M].London:Rontledge&KeganPaul,1977.[15]Henry,StellaMora;Ann.TheEldercarehandbook;DifficultChoice,compas[M]2006.[16]SecuritySystemReformandGovernance;ADACRefe[M].DACGuidelinesandReferenceSeries2005.附录关于社区照顾模式在径山镇桥头社区的普及程度的问卷调查尊敬的各位社区工作者:鉴于毕业论文研究需要,为了解社区照顾模式在我国城镇社区中的运用,特发此问卷一份。希望借助您的信息帮助笔者更好的掌握社区照顾您对社区照顾模式的了解程度。希望您能提供真实可信的资料供笔者进行数据分析。填写时不必署名,并请您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以下这些问题合适的答案上打√,或者在中填上适当的内容。您提供的资料我将严格保密。社会工作07级学生1.您最初了解到社区照顾这一概念是通过:A专业理论书籍B媒体介质C道听途说2.您对社区照顾的了解程度A完全不了解B大概了解C基本了解D整体掌握3.您认为社区照顾的功能有(可多选)A促进成员间的多向支持和关怀B社区成员有互相照顾关怀的责任,也有接受关怀的权利C促进社区内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4.您在平时的社区工作中需要经常开展社区照顾吗?A经常B偶尔C基本不用5.您通常实施社区照顾的对象是A老年人群B残疾人等弱势群体C儿童6.您觉得目前您所在的社区对于社区照顾的内容建设是否完善?A不完善B需要改进C已经基本完善7.您经常使用社区照顾的专业技巧吗?A经常B偶尔会用C一般不用8.您经常使用到的专业技巧和服务方式有:A资源调动B社区联络C社区教育D社区照顾训练9.您认为社区照顾和一般的社区服务有差别吗?A没有B可能有,但我说不清C我很清楚他们的差别10.在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对于社区照顾模式提出一些问题:关于社区照顾模式对老年居民的照顾问题的问卷调查尊敬的爷爷奶奶:鉴于毕业论文研究需要,为了解您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特发此问卷一份。希望借助您的信息帮助我更好的掌握社区社区对您的照顾程度。希望您能提供真实可信的资料供我进行数据分析。填写时不必署名,并请您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以下这些问题合适的答案上打√,或者在中填上适当的内容。您提供的资料我将严格保密。社会工作07级学生1.您现在是否和您的子女一起生活?A是B否2.您家庭的组成规模是?A五代同堂B四代同堂C三代同堂D二代结构2.您的子女时隔多久来探望照顾您?A每周至少一次B一个月至少一次C半年或一年一次D只有生病时才来探望3.您能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吗?A基本上可以B有点困难C完全不能4.如果有选择,您会选择离开自己的家去养老院等机构生活吗?A不愿意B可以考虑C愿意5.您所在的社区是否会经常帮助您检查身体状况:A经常会B偶尔C从来没有6.社区是否经常为老年人开展适当的娱乐活动:A经常会B偶尔C从来没有D不清楚7.您会经常参加哪些活动:A使用运动器材B唱歌C下棋D读报E聚会聊天8.社区是否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如社区老年食堂等:A有B没有9.您对该社区的服务态度是否满意?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太满意10.您认为社区对老年人的照顾还应该完善哪些方面?4、确保社区老年照顾的专业化由于充当社区照顾服务的工作人员在具体实施这一方面上都有困难,专业化人才稀缺,因此我们更要确保建立规范专业的社区照顾模式。在社区照顾和其他社会化养老护理服务同时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对社区照顾作出一些规定,使其具有专业特征是社区照顾得以生存发展的保障性措施和自励性措施。因为在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专业化就是服务业的“护身符”,只有专业化才能提高社区照顾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因此对社区照顾人员尤其是专职人员进行老人护理知识和照顾技能的专门培训,将有利于提高社区照顾的专业化品质,进一步确保社区照顾的专业化,也能更有利于老年社区照顾的开展。(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27 鉴于社区照顾资源的多元性增强社区照顾模式中的社区、政府力量。由于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家庭护理的缺失,使得社区中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居家照顾成为社区照顾又一重要的组成部分。1、加强部门协调,整合照顾资源社区照顾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社区环境的建设以及对社区资源的调动利用,社区照顾的开展不能只局限于社区内部的服务资源,一方面必须积极调动社区内的物质性资源,完善各种设施建设,如医疗、养老、娱乐等,加强与民政部门、卫生部门的沟通协作,在社区层面搞好与民政福利服务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另一方面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性资源,通过招募专业人才或者志愿者队伍以实现社区的专业化人性化服务。2、完善社区建设,调动社区资源将社区照顾中的物质性资源和社会性资源整合起来,并且使其人力资源也加入到这个行列里,即社区照顾中的照顾对象,促进社区照顾工作的开展。比如发挥社区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社区事务调控的功能,发动相关个人和组织的比如志愿服务者、医疗工作者、心理工作者等建立专业化的社区照顾小组,为社区中的老年人以及弱势群体提供专业化的照顾,尤其可以将社区照顾与家政服务结合起来,即可以减轻了老年人空巢现象的出现,又可以为社区中的失业下岗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三)强化社区照顾中的政府职能社区照顾在我国的发展还刚刚起步,要建立一个完善良好的照顾体系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社区照顾是一系列的模式,要实现全面的照顾体系,必须有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扶持,特别是在资金上的支持。因为从本质上说,社区照顾的各个方面都是不盈利的,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却需要用到大量的资金。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政府会投入大量资金,慈善机构或者教会也会有很大力度的赞助。但是我国的社区照顾由于处在初期阶段,资金问题亟待解决。政府应该加大资金在这方面的投入,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推进和规范社区照顾行为。同时,政府也必须加大对城乡社区照顾的宣传推动,使人们逐渐对社区照顾有越来越多的认知,获得群众的广泛关注,对各机构也可以形成一种舆论监督,促使社区积极行动起来。除此之外,我国在把社区照顾这一模式引入社区的同时,应该必须考虑我们的现实国情。以桥头社区为个案来说,社区居民的福利一向是由国家政府包揽的,但随着计划经济的解体,到了市场经济的现在,就十分需要社会实体或社会机构来承接这一部分的职能。在西方,这一职能是由非政府非盈利部门承担的,而在我国就是由半政府半民间性质的社区来承担。这就要求社区照顾必须以社区建设为中心,只有社区建设够完善,才能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社区照顾模式。另一个国情就是我国传统深厚的家庭养老观念,社区中的老人更愿意居家养老,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社区照顾中更要注重家庭照顾的完善。27 2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