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教学中如何使算法于算理有效结合

浅谈计算教学中如何使算法于算理有效结合

ID:44907326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4

浅谈计算教学中如何使算法于算理有效结合_第1页
浅谈计算教学中如何使算法于算理有效结合_第2页
浅谈计算教学中如何使算法于算理有效结合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计算教学中如何使算法于算理有效结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计算教学中如何使算法于算理有效结合计算技能作为一种数学心智技能,其掌握并不是自然的,需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才能获得。但计算教学又不应仅仅着眼于技能的形成,而应探讨并努力实践如何将“基本技能”变成发展学生各种“过程能力”(如探究、推理、交流等)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构建算法的过程。相关的研究表明,算法是自动化的,即使在不知道其背后原理的情况下,仍可以掌握和使用。这就十分清楚地揭示了曾经的计算教学中,我们并不十分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而学生仍然可以经过反复操练掌握和使用算法的原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供给我们的启示是:学生需要掌握算法,但

2、更需要经历构建算法的过程,实现算理和算法的内在统一。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算理和算法的学习,主要体现在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口算和笔算中。口算由运算的意义便可以直接得到原始的算法。如,3×4表示的意义是3个4或4个3相加,因此其结果就可以通过加法算出来。笔算的算理和口算基本一致,但算法往往需要经历由“原始”到简洁的规范过程,并且稍复杂的笔算的算理与算法都是在简单笔算基础上的延伸与发展。小数四则计算与整数联系紧密,其中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可以由整数类推得到,而乘除法则需要利用运算的规律转化成整数乘除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可以由整小数加减法类推;分数乘除法的算理即是

3、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但其算法的构建却不能直接由整小数的算法迁移而来,因此更具创造性,而且分数除法的算法是需要转化成分数乘法的。  传统的计算课教学注重了计算法则的传授,学生通过熟记法则,然后机械进行计算,强化形成技能。这样的计算教学,学生不理解计算中的算理,形成的技能与数学应用脱节。新课改理念下的计算教学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探究等形式,让学生确实理解算理,自主掌握计算方法,形成技能。 一、借助直观操作,理解算理,构建创造性的算法在计算教学中,直观操作不仅能有效地改变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教与学的方式,而且能将抽象的算理形象地显现出来,为算法的

4、构建提供原型支撑,对学生理解算理、构建创造性的算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顺应发展,理解算理,构建规律性的算法“课标”对不同学段计算的要求是不相同的。我们应根据各学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例如,在一年级可用摆学具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算理,在二、三年级可以借助直观演示(操作)的手段让学生理解算理,但“直观”的成分应逐步减少,要引导学生逐步摆脱对具体形象的依赖,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维的水平,学会抽象地思考问题。在第二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凭借“迁移”规律或“转化”思想,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

5、基础上,学会抽象地思考问题,不断提高思维的水平。总而言之,纵观目前的计算教学,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和发扬课改初期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要冷静思考计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与课改初期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真正推崇扎实有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计算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