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德治”思想【文献综述】

论儒家“德治”思想【文献综述】

ID:449732

大小:2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3

论儒家“德治”思想【文献综述】_第1页
论儒家“德治”思想【文献综述】_第2页
论儒家“德治”思想【文献综述】_第3页
论儒家“德治”思想【文献综述】_第4页
论儒家“德治”思想【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儒家“德治”思想【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法学论儒家“德治”思想学术界关于儒家“德治”的研究可谓是百家争鸣,各放异彩。并且也是历史悠久,其因也在于,儒家思想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经久不衰的地位。笔者近期有幸拜读了诸多学者前辈们对于儒家“德治”的研究精髓,总结出一下几点收获:关于“德治”思想内容的理解在众多学者、专家的认识中,笔者认为刘广安前辈的见解较为周全。在其著作的《中国法律思想简史》一书中的儒家的法律思想一章中的孔子的法律思想一节内,他如此描述道:“孔子德治思想的具体内容:1.重视民众的思想“德”字既有道德、品行的含义,又有恩德、恩惠的含义。孔子主张的“德治”是包含这两方面的含义的。孔子还特别强调“恩惠

2、”方面的意义,他把“博施于民而济众”看作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2.重视教化的思想在重视思想的基础之上,孔子特别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他提出“道(导)之以德”的主张。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的言行,在孔子的思想中,就是要教育民众懂得“孝悌之道”、“忠恕之道”、“爱人之道”。教育民众培养出“仁”的精神。3.宽猛相济的思想孔子主张用道德教化民众,但他并没有否定刑罚的功用。他认为:“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则济猛,猛以济猛,政是以和。”4.平息争议的思想孔子提倡“德治”的思想也反映他对待诉讼的态度上。他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希望通过处理民间纠纷,平息争议,使社会出现

3、没有诉讼的局面,这是孔子法律思想中理想主义的突出表现。”以上是刘先生对“德治”思想具体内容的认识。笔者将会在自己的论文中阐述个人对于德治思想内容的认识,结合吴德义先生《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内涵》一文,补充阐述一下儒家思想关于“德主刑辅”思想的认知。关于“德治”思想的评析对于德治思想的评析,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历程中一直存在褒、贬不一的现象,以及关于“德治、人治与法治博弈的论说”4。其中夏从亚与徐营合著的《不可忽视儒家德治思想的负面影响》一文中,详细的阐述了关于德治思想的不足之处:1.儒家德治思想的圣人崇拜,儒家的德治模式是企图通过一部分掌握了高尚道德的人来对其他人进行道德灌输、教化或者榜样示范以事

4、先社会的有序。而人治模式即是通过圣人示范的方式进行统治。所以儒家的德治思想把国家的治理寄托于圣人、仁君的个人德性和品行,这的确是人治思想的典型表现。2.儒家德治思想与道德作为的产生,道德这个东西原本就是很私人的东西,而专制统治者则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披着“德治”的外衣设置一系列的官方道德标准。孔子提倡安贫乐道,他觉得这个是对自己的修养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他可以去实践。但是如果他把这样的道德行为用来推广,甚至是用强制的手段,无论是用暴力还是用舆论,实际就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3.儒家德治思想与奴性人格的形成,由于传统文化中德治思想在国人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加上长时间的道德教化和将道德法律化,造

5、成了国人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奴性人格。读完夏教授的文章之后笔者深受启发,笔者将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别阐述他的观点,并且补充一点德治思想的不足,在于其创始人孔子关于“平息争议”思想的理想主义与不可行性的论述。孔子对于法治思想中关于诉的态度一直是否定或者不支持的,致使他更加推崇德治以实现社会的有序。但是德治过于广泛的管理范围以及被个别人利用之后,便使得孔子的这一理想成为空想,现实中很难实现。当然,德治思想也有其可行的价值,并且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才是治理国家最完善的机制。在刘伟霞的《孔子德治思想评析》一文中提到:在孔子的德治思想中,主要体现了他的“仁、信、礼、义、德、忠”的观点,其道德行为标准及道德养

6、成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国家的管理者,自身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人民道德素质的高低。“忠、孝、仁、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主要价值取向。对于当前的执政党,如何更好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有较为明确地论述。关于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解决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公平、公正问题以及消除党内腐败、涣散等问题的举措中均可以看到孔子的德治思想的影子,可以在其中找到理论根源。因此,孔子的德治思想在新的时期是不能被我们所遗忘的,而要将其放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加以批判的继承和发展的。而在刘敏先生的《德治刍议——兼

7、议德治与法治的关系4》一文中就生动、准确、具体的阐述了德治与法治的区别与联系:1.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法律以权利义务为基本构成要素,道德以善恶、荣辱、正义与非正义为构成要素;法律具有统一性、确定性,道德具有多层次性、不确定性。阶级社会只有统治阶级的法律,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各有自己的道德观念,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根据个人处理人己关系的不同方式,可以将道德水平分出不同的层次来,比如大公无私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