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透视技法2

绘画透视技法2

ID:45022516

大小:11.12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9-11-07

绘画透视技法2_第1页
绘画透视技法2_第2页
绘画透视技法2_第3页
绘画透视技法2_第4页
绘画透视技法2_第5页
资源描述:

《绘画透视技法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 画者的视点位置变化第一节:画者视点高低的变化视点高低的变动视高是画者对景作画时眼睛离开被画物体放置面(地面、台面……)的高度。绘画创作中的视高高度,按构图需要任意设定;人物画构图中的视高高度,宜以标准人长度为单位相计。绘画构图都处于一定透视状态下,视高的选择对于构图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应该掌握各种视高构图的要点和特点,在绘画中熟练运用,使我们的构图能更深刻地表达创作的思想内容,使形式和内容得到完美统一。该图说明画者眼睛对地面、台面、高台面和倾斜面的视高的测定:A图,地面视高为1.5人高;B图,台面视高为1/2人高;C图,高台面视高为1/2人高;D图,下斜面视高为1/2人高;E图,上

2、斜面视高为1.5人高。B图,台面视高为1/2人高拍卖奴隶 让-莱昂·热罗姆法国图一A图,地面视高为1.5人高被囚禁的马里尤斯 让-热尔曼·德鲁埃法国1786年图二洗澡 时期:1892年 创作者:玛丽·卡萨特美国《洗澡》这幅作品,画家将孩子与母亲的身子和手臂拉得很长,让其在画面上伸展开来。并运用俯瞰的方法,使背景色彩的分布划分为上下两部分,花纹墙纸的赭色与地面地毯图案的红棕色,通过母亲的条纹服装衔接起来,使色调在表现情绪中融为一体。E图,上斜面视高为1.5人高。圣母升天提香视点高低的变动,即视平线高低的变动,所见景物的透视形和场面的大小也有所不同。视点低,前面的景物高大,挡住后面的景物,地面窄,

3、天空辽阔。视点升高,前后景物拉开层次,所以场面稍大。视点再升高,近,中远景物拉开的距离就更大,层次更多,地面扩大,天空缩小。在海上,视平线就是天和水的交界线,也叫水平线,视平线愈高,看到的海面愈宽广。在焦点透视中,一幅画只有一条视平线。低视点高构图低视点高构图中的地平线在人物的腹部以下,人物的头部都远在地平线的上方。低视点高构图能使观众产生敬仰的的感觉,有时用来表现英雄或者突出主要人物,由于高矮的对比,更突出了所要表现的人物和主题。钟涵延边河上1963王流秋黎明1957一般视高构图一般视高构图,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而更能感受画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环境气氛。一般视高构图的地平线在人物的头部或

4、胸部,人物的头部或胸部都在地平线上,或都在地平线上方不远处,与地平线之间不超过两个头长的距离。《带卷线轴的圣母像》高视点高构图高视点高构图的地平线都在人物头部的上方,人物的头部离地平线愈下,表现的场面也就愈大。高视点高构图能使观众产生俯瞰的感觉,表现宽阔的大场面,刻画较多的人物,或暴露敌人的虚弱本质,往往采用这样的构图。视点位置的选择与构图代表视点主视方向的心点,理论上永远在视圈内画面的中心,这是不变的因素。但对于景物,视点可以从高,宽,深三个度上选择与构图,这是可变的因素。视位上下高度的变化面对景物,视点上下移动,从高度上选位观察,可引起视平线的高低位置变化。视平线是上下分割静物及构图的基准

5、线,关系到构图中上下景物的比例及消失变化的缓急。人眼上半部分的景物在视平线以上,向下消失;处于人眼下半部分得景物在视平线以下,向上消失。视点接近人的正常高度,位置偏中时,视平线位置适中,上下景物在画面上的比例相当,消失缓急均匀,给人一种稳定舒适感,构图时取景可偏中。视点偏高时,视平线位置在景物上部,上面景物比例变小,消失缩短,变化急剧。而下半个视域充实,景物比例加大,消失拉长,变化减慢,近低远高节奏明显,地面深度得到伸展,表现充分,甚至最近部分景物脱出视域。构图时取景框可下移,视平线偏上,使天空变窄。视点偏低时,视平线位置在景物下部,上半个视域充实,景物比例加大,消失拉长,变化减缓,远近关系得

6、到伸展,近高远低层次分明,表现充分。而下面景物比例变小,消失缩短,变化加快,地面深度变窄,构图时取景框可上移,视平线偏下,把表现幅度留给上半部分。视位左右角度的变化在画面上心点的一条垂直线叫正中线,正中线是左右分割画面的基准。与视平线上下分割画面原理一样,正中线以左的立方体代表在视点的左方,要向左消失;正中线以右的立方体代表在视点的右方,要向右消失;正中线偏中,心点位置恰在中心,视点左右立方体观察比例相当,消失变化平均有对称稳定感,一是视点偏向一侧时,这一侧立方体消失变化加剧,侧面缩窄,而画面另一侧表现充分,立方体侧面展宽,消失变化慢。视位前后距离的变化在写生时,视点除了对景物采取横向,纵向选

7、位外,还要考虑到深度的选择变化。前面已经阐明了视点与物体的视距最小限度,在这个限度之外,视距仍然可以调节,这要视所描绘的物体在构图中的主次地位,和周围景物之间的对比,协调关系而定。构图时,根据需要,有时心点需放在中间,有时要偏向一侧。但是一般构图,不要将心点切割到取景框以外,否则等于视域中心被排到构图以外,会产生一种单向消失的心理沉重感。视位近,建筑物形体大,相对离灭点近,有强烈的近大远小高度差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