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回故乡说课稿

二十年后回故乡说课稿

ID:45106961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09

二十年后回故乡说课稿_第1页
二十年后回故乡说课稿_第2页
二十年后回故乡说课稿_第3页
二十年后回故乡说课稿_第4页
二十年后回故乡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十年后回故乡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十年后回故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习作《二十年后回故乡》,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设计思路、教学程序及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二十年后回故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后安排的习作内容,同时也是一篇想象作文。通读小学教材不难发现,小学作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两块,一是纪实作文,二是想象作文。想象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进行想象作文,同纪实作文一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还具有发展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独特优势,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为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2、提供更多的机会,使他们的想象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第六单元,学生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体会到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是怀着怎样一颗赤子之心,怀念和赞美故乡的,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本篇习作正是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大胆想象,运用创造性思维,展示自己爱家乡的个性习作。根据教材内容、儿童想象的规律,依据小学生想象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为本课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等方

3、法,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从而明确写作要求及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想象合理且有新意,激发作文的兴趣。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意家乡现状,合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以自己的美好心愿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且有新意。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在这里我要强调把重点定位于“有新意”,而不采用创造性或创新精神这样的说法,是因为我始终认为教学要求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不宜拔高学生的水平,对学生提过分的要求。二、教法分析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首先通过情景教学法,以“变化”激活学生的想象

4、能力。其次,采用学生参与度较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交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弱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最有力的动力,让学生爱写、乐写,对写充满兴趣。三、学法分析1.预习法:让学生提前了解父母小时候的生活状况,做到有备而来。2.迁移法:通过生动的范文示例,结合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帮助学生“笔下生花”。3.练习法:通过片断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四、设计思路想象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尤其是岁月沧桑对小学生来说很难体会得到,所以,本堂课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是首要任务。本设计着重从此入手,运用多媒体、各种资料,丰

5、富学生的表象,以“变化”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后面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五、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想象“变化”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开场可以在一堂课的开始便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为给学生创造更多地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努力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种种恐惧,营造一个让学生能在习作中“畅所欲言”的环境。一上课,我会问同学们:大家是不是都羡慕哆啦A梦拥有时空穿梭机呢?哆啦A梦听到了大家的心声,带着他的时空穿梭机来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要出发啦,我把时间设定在2031年,也就是二十年后的今天。欢迎同学们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莱阳。这二

6、十年来,咱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信同学们在归来的路上已经注意到这一变化了。线面就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你的发现吧。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完之后,我会适时地表扬同学们的大胆想象,自然导出本课课题《二十年后回故乡》。这一环节从孩子们熟悉并且喜欢的哆啦A梦的时空穿梭机入手,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让学生入情入境,吐真言、表真情。(二)图画欣赏,感受“变化”想象作文要求学生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合理想象,而不是胡编乱造,而学生写起想象作文往往要么是想象不合情理、不切实际的空想,一概神化,要么内容空洞泛泛而谈。因此,我以图片作为导引,让学生想象回家乡的所见所闻。在这一环节,我先播放两组画面

7、,一组是现在的莱阳风貌,一组是另外一些大都市的照片,请学生认真观赏,感受“变化”。我们都怀着美好的希望,希望我们的莱阳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富有,我相信二十年后,莱阳的变化一定有一些是我们今天所想不到的。(一)小组合作,交流“变化”通过两组图片的比较,同学们增加了对“变化”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后面的想象提示了方向。接下来,我将同学们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这样的搭配分成几个小组,来讨论交流“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这样的组合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性,让他们在讨论和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