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第13课 永词二首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第13课 永词二首

ID:45149237

大小:96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0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第13课 永词二首_第1页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第13课 永词二首_第2页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第13课 永词二首_第3页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第13课 永词二首_第4页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第13课 永词二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漫步宋词 第13课 永词二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3柳永词二首1.字音zhùàncuìqiànjīyǎn伫.倚危楼风细细()黯.黯生天际()为伊消得人憔悴.()天堑.无涯()市列珠玑.()重湖叠清嘉()2.词义高楼。因离别而伤心的样子。生活放纵散漫,不受礼法约束。勉强寻欢作乐。值得。地理形势重要。高高飘扬的军前大旗。牙,牙旗,因用象牙装饰,故称。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3.佳句(1)____________________,无言谁会凭阑意?(2)拟把疏狂图一醉,____________,强乐还无味。(3)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

2、人憔悴。(4)重湖叠清嘉,______________,十里荷花。(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十万人家。草色烟光残照里对酒当歌衣带渐宽终不悔有三秋桂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烟柳画桥风帘翠幕1.作者档案2.背景链接《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写景名篇作于景德初年(1004年左右),是柳永投赠两浙转运使孙何的。此前有宋杨浞在其《古今词话》中又有些细节的记述,说孙何门槛很高,一般人不易谒见。柳永想见而无从

3、入手,于是作了此词,让歌妓唱给孙何听,因此打动了孙何,终于得以谒见。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都不多,而杭州却有十万人家,堪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能铺陈其繁华。3.文学常识(1)词的基本知识①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②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③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

4、(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2)蝶恋花与望海潮①“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乐府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前后片各四仄韵。作者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②

5、“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调名当取其意。(3)婉约派中国宋词的流派之一。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明人张。婉约,即婉转含蓄。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乎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艳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加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婉转柔美之风。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

6、语言圆润清丽,具有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至南宋时,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仍受其影响。《蝶恋花》:这是一首表现刻骨相思、相恋的情歌,表达了主人公为爱情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起来,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全词成功地刻画了一个至诚男子的形象,心理描写细腻充分,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深刻传神、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被王国维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

7、词的艺术感染力很强。词人以清新的笔墨,铺陈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把杭州富丽非凡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钱江潮的壮观,西湖的美景,杭州市区的富庶繁华,人民生活的美好都尽收词人笔下。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十分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为此,宋人谢驿还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1.《蝶恋花》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答案:独倚危楼,时已黄昏却久久不忍离去,借酒浇愁,对酒当歌,却无法排遣无边的春愁,孤单凄凉

8、,相思满怀。2.《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源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柳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答案: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的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的相思;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3.赏析《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一句中“弄”和“泛”两字。答案:“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