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课时作业

2019-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课时作业

ID:45156181

大小:13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课时作业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课时作业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课时作业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课时作业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课时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课时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方略专题十四实验与探究课时作业1.(xx·济南模拟)菠菜绿叶是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常用的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充分研磨叶片B.实验过程中要迅速连续多次画滤液细线C.在滤纸条上最窄的色素带呈橙黄色D.由于叶绿体的存在,菠菜叶肉细胞不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C[解析]研磨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受到破坏;画滤液细线时,要等晾干后再画,重复两三次;滤纸条上最窄的色素带是含量最少的胡萝卜素,呈橙黄色;菠菜的叶肉细胞中

2、含有大液泡,因此可以用于质壁分离实验。2.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中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质)时可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进行染色B.秋水仙素可通过抑制着丝点断裂诱导形成多倍体植株C.鉴定细胞中两种核酸分布时常用酒精处理材料以增大细胞膜通透性D.可用二氧化硅提取绿叶中色素,用层析液分离各种色素A[解析]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等碱性染料可对细胞中染色体(质)进行染色,A正确;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形成进而诱导形成多倍体,B错误;鉴定细胞中DNA与RNA分布实验中需用盐酸处理细胞以改变

3、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错误;提取绿叶中色素需用无水乙醇,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D错误。3.(xx·襄阳调研)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B.改良苯酚品红染色可用于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C.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B[解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先将酶和底物分别在相同的温度下保温,然后

4、再混合,若先在室温下混合,酶与底物会发生相应的反应,影响实验结果;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可以将染色体染成深色,从而可用于观察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以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作为材料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等系列操作才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但不能看到叶绿体的结构,要看到叶绿体的结构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4.(xx·潍坊统考)下列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样方法

5、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显微计数法C.调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D.探究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抽样检测法B[解析]蚯蚓的活动能力弱,因此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A正确;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鲫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C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微生物,使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D正确。5.环境保护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水族箱中群落演替”的实验,水族箱达到稳

6、定状态一段时间后,生物逐渐死亡。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族箱内的生物构成一个人工生物群落B.不需要向水族箱输入外界的物质和能量C.定时记录水族箱内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D.各营养级生物的比例不同会影响演替速度B[解析]群落是水族箱内所有生物的集合体;水族箱中的植物需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需要外界光能的输入;在实验过程中要定时记录水族箱内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各营养级生物的比例不同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32P、

7、35S同时标记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的验证阶段C.采用差速离心法将大肠杆菌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开D.探究促进生根的最适NAA浓度需要做预实验,其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B[解析]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两组实验对比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项错误。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中对假说的验证阶段,B项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项错误;通过预实验为正式实验摸索出适宜的实验条件范围,

8、并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D项错误。7.下列关于科学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分离出致使水稻植株患疯苗病的物质,该物质是细胞分裂素B.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具有向光性,该现象是由赤霉素分布不均所致C.史料记载用小便浸黄泥封树枝则生根,现已从人尿中分离出IAAD.史料记载木瓜释放的“气”可去除未熟红柿涩味,现推测其为脱落酸C[解析]科学家分离出致使水稻植株患疯苗病的物质,该物质是赤霉素类,A错误;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具有向光性,该现象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所致,B错误;科学家首先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