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 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 人民版必修3 (I)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 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 人民版必修3 (I)

ID:45255130

大小:71.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 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 人民版必修3 (I)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 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 人民版必修3 (I)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 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 人民版必修3 (I)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 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 人民版必修3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历史3.1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人民版必修3(I)【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2.理解维新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3.归纳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主张【学习过程】: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失败1.背景:(内因)(外因)2.开眼看世界的代表及主张(1)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编译《》,介绍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编译《》,介绍(2)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系统介绍提出的思想,“师夷长技”“制夷”影响

2、(3)徐继畬:《》,介绍(4)姚莹:《》,介绍3.评价:二、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失败1.时间:19世纪60年代2.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P49知识链接)3.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4.影响:推动了经济的工业化(开办了一批军用和民用企业)(必修二有涉及)、教育的近代化、军事的近代化、外交的近代化5.结局:破产——标志:甲午战争的失败(没强也没富)6.破产的根因:中体西用(没有改变专制的政治制度)三、维新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失败1.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时间2.背景:3.早期的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3、冯桂芬评价: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未付诸行动。4.维新思想:发展的时间代表人物、(1)康有为:A、出版《》,打着的旗号;借用的观点,论证。B、思想的特点:原因(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指出。(3)谭嗣同:思想激进,批判(4)严复:维新理论宣传贡献最大。1898年翻译《》,他的思想,增强的信心。5.维新变法的意义:①;②;③客观上有利于。四、走向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失败1.民主共和方案孙中山,作为,是的设计师。1894年,兴中会誓词中提出的主张。1905年,同盟会的

4、政治纲领,正式被确立为革命派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1.论战:A双方阵地B论战内容实质C意义:大大促进,为做好舆论上的准备。方案受到,更多的人投身于革命事业,扩大,壮大。3.1912年1月1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方案得到初步实现。■(补充)(五)农民阶级——《资政新篇》(近代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失败课堂小结:抵抗派睁眼看世界——地主——————学习器物洋务派顺乎潮流: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学习制度走向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知识归纳】1.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同:(

5、目的)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③挽救民族危机异:(方式、政体)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早期维新派与康梁维新派的异同同:都属于资产阶级、都主张君主立宪异:早期维新派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主张、未付诸实践3.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异同同:都属于资产阶级、都为了发展资本主义、都为了救亡图存、都是对中国道路的探索、都推动了近代化(尤其是政治的民主化)、结局相同——失败异:维新派主张改良、实行君主立宪、

6、保留清政府;革命派主张革命、实行民主共和、推翻清政府【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介绍西方时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  )A.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已经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C.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2.《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的著作,但在当时的中国此书的印数不超过一千,后被列为禁书。但在后来的日本此书被翻印几

7、十万册,成为当时日本学习西方的启蒙读物。据此,我们在分析此书的历史影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①分析书籍的内容②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③书籍的印数与读者的数量范围④书籍的知识缺陷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3.“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利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

8、派代表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4.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5.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近代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的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