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ZM第六单元古诗二首

XZM第六单元古诗二首

ID:45403354

大小:64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2

XZM第六单元古诗二首_第1页
XZM第六单元古诗二首_第2页
XZM第六单元古诗二首_第3页
XZM第六单元古诗二首_第4页
XZM第六单元古诗二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XZM第六单元古诗二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离别、飘泊不定悲哀、凄凉寄相思之情,关切。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译文杨花都凋谢了,只有杜鹃在声声哀啼,我得知你被贬到龙标,跋涉五溪。我把愁心托付给明月,与风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美美地赏析怎样赏析诗歌呢,这说来话长。最简单的就是沿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营造的意境氛围或某种手法(某些词句)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赏析以下三句。每个小组讨论,把赏析的内容写下来,看谁写得最好。第一句写景,杨花漫天飞舞,飘泊无定;子规(杜鹃鸟)一声

2、声“不如归去”,鸣声凄厉。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真是情景交融,天衣无缝!次句叙事。“过五溪”,点明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到达龙标。五溪一带,当时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这里山深水急,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此句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已力透纸背。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表达同情与安慰最后一句又把另一自然物——风也拟人化了,风也同明月一样,读

3、懂了诗人的心音,愿把诗人一片赤热的情怀直送到夜郎西。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明月陪伴友人抒情关怀、思念离愁别绪写景}不如归去漂泊无定杨花子规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