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村消费信贷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浙江省农村消费信贷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ID:454364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4

浙江省农村消费信贷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浙江省农村消费信贷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浙江省农村消费信贷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浙江省农村消费信贷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农村消费信贷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题报告浙江省农村消费信贷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在过去五年中,中国在“三农”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研究,不仅能了解农村消费需求的转变,也可以掌握农村金融发展趋势,通过对信贷发展中问题的研究,提高我国农村有效消费贷款,这对我国农村经济甚至是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浙江省部分地区的农村消费信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农户借贷需求及特征的统计描述,结合该地区农村信贷供给现状,指出农村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

2、理的对策建议。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农村消费信贷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信贷在农村经济发展与贫困减少中的作用、政府在农村信贷市场发展中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之前,农业补贴论一直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实践,直接的信贷补贴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通行做法。但政府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以低利率向农村地区融资存在着银行偿还率低,信贷市场信用缺失,关系贷款盛行,银行可持续性面临困境等问题。麦金农(1988)指出,虽然政府干预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并没有实现增加收入和减少贫困的目的。以亚达斯等学者为代表的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则认为,农村金融在农村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市场运作中能够实现有效地

3、自由发展,政府并不适合过多的干预,同时也对农村信贷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利率市场化,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政府政策目标化,农村金融机构应实现可持续发展。在麦金农及其追随者金融深化理论的指导下,拉美与东南亚国家地区都曾放松金融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但金融危机和经济转轨国家转轨中出现的金融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在以信贷为基础的体制中,金融抑制是有好处的。90年代后,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政府应辅助干预,同时肯定市场机制在农村消费信贷发展中的主导作用。3在所有国外对农村信贷市场的研究中,比城市信贷更为高昂的交易成本也是大多数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Zeller(2

4、006)指出,更高的成本,更高的系统风险以及不稳定的现金流和复杂的法律框架,都造成了农村金融更低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脆弱性,同时也让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的发展中面临不同的问题和风险。Mishra(2008)则指出,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利率和高额的交易成本与非正规金融机构较高的贷款利率和较低的交易成本产生矛盾,农村银行无法取代非正规金融机构。同时,也有不少的研究学家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来研究农村信贷需求的特征。Long(1968)建立了正规的微观经济模型分析农户借贷的原因,认为农户的借贷行为主要取决于自身的风险偏好和项目收益率与利息率的对比,并采用印度

5、国家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简单的估计和检验,Pal(2002)、Nagarajan,MeyerandHushak(2005)和BaliSwain(2009)等人也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进一步实证研究。我国学者对农村消费信贷的研究角度众多,侧重点也不一样,主要可以分为从需求角度、供给角度和农村金融体制角度这三个方面研究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也有根据这三个方面的综合分析,给出政策性建议的成果。在我国,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洪名勇(2008),王群琳(2006)认为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农业银行在收缩与转移中选择性参与,邮政储蓄拥有相当规模储蓄汇兑市场,农业发展银

6、行提供以粮棉油收购为主的政策性融资,农业保险步履艰难且有待发展,非正规金融则有着深度自有组织基础的所谓二元结构的农村金融体系正在形成。但是,农村消费信贷发展却十分缓慢。王选庆(2008)指出,农业信贷资金不断增加,但其规模占总规模的比重仍然偏低,农户资金投入在农业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农业消费信贷并没有发挥其推动经济增长的弹性作用,原因在于有效借贷资金成交量的不足。针对农村消费信贷发展中的问题,我国学者通过对消费信贷需求,供给等各个方面以及宏观和微观数据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总体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从农村消费信贷需求方面,张悦(2009)根据样本地区实际调查提出,农民消费

7、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缺口,使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大多呈现互助性和高利贷性质,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之间并没有起到互补作用。刘宝珍(2010)、曾之明和岳意定(2009)认为农村传统消费观念制约、预期收入不确定性大、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全等因素是制约消费信贷需求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信贷的社会宣传、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总体建议。而在农村消费信贷供给方面,刘卫东(2010)、孙秋生(2009)认为,抵押担保困难、产品设计不适应农民消费需求、申请程序较为繁琐和信贷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