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研究专题》PPT课件

《楚辞研究专题》PPT课件

ID:45486954

大小:609.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1-13

《楚辞研究专题》PPT课件_第1页
《楚辞研究专题》PPT课件_第2页
《楚辞研究专题》PPT课件_第3页
《楚辞研究专题》PPT课件_第4页
《楚辞研究专题》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楚辞研究专题》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楚辞研究专题——课堂教学演示文稿一、楚辞的文体、传播与结集1、楚辞文体的来源与特点:1)从楚辞体的艺术形式特色来看,它与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觋、工祝的有关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楚灵公《九歌》以祭歌形式,并吸取楚民间神话故事,抒发情感。《天问》采用卜问形式,涉及大量神话传说,怀疑与批判精神。《离骚》采撷神话与一些巫术活动,抒写怨情。《招魂》则直接模仿民间巫觋招魂词形式,带有民间宗教色彩。总之,楚辞是从楚地巫文化的土壤里生长诗苑奇葩。其奇特的构思、宏伟的结构、华丽的词采、新颖的语言形式,构成了完全不同于《诗经》的显著艺术特征。是一种带有强烈个性和充满

2、浪漫主义精神的新文学、新诗体。一、楚辞的文体、传播与结集2)楚辞的产生与楚地的乐曲和民歌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时的“南音”“南风”,楚汉之际的“楚歌”“楚声”。楚辞作品中不少篇有“乱”这一“乐节之名”,正显示着其与乐曲体制之关系。楚辞用语灵活,语句长,且大量使用“兮”字,这一特征与古籍所载楚地民歌《越人歌》、《渔父歌》、《沧浪歌》相近。3)楚辞的诞生与战国时代纵横游说之风及散文高潮亦相关涉。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楚辞)形式文采之所以异者,由二因缘,曰时与地。……而游说之风濅盛,纵横之士,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余波流行,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已非《诗》之朴质之体

3、式所能载矣。一、楚辞的文体、传播与结集2、楚辞的传播与结集:1)据现存资料看,屈原的作品早在他生前就已在社会上较广泛的流传,包括宫廷、上层士大夫之间和民间。见P169所引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班固《离骚赞序》、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叙》等。2)屈原作品出现后,在当时就产生影响,涌现出一批景慕者和学习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汉书·地理志》:“始楚贤臣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皆以显名。”王逸《离骚叙》谓屈原作品:“凡二十五篇,楚人高其行义,玮其文采,以相传。”一、楚辞的文体

4、、传播与结集3)汉代,现存最早的是王逸《楚辞章句》,此书是以西汉刘向所集《楚辞》为蓝本,故后人皆以为刘向是《楚辞》的最早编辑者。但据现有资料,楚辞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并不始于刘向。《汉书·地理志》有这样一段叙述:“始楚贤臣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皆以显名。汉兴,高祖王兄子濞于吴,招致天下之娱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兴于文景之际。而淮南王安亦都寿春,招宾客著书。而吴有严助、朱买臣,贵显汉朝,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辞。”根据这段文字可知,吴王刘濞、淮南王刘安在楚辞的搜集与整理方面起过重要作用,尤其是怀南王,曾奉武帝诏作《离骚传》,其门下朱买臣也曾

5、因能“说《春秋》,言《楚辞》”而受到武帝的赏识。西汉后期也就是成帝时刘向在前人搜集的基础上校定《楚辞》,王逸在此基础上做《楚辞章句》,流传至今天。二、屈原的时代与生平1、屈原生活的时代:1)屈原生活的时代为战国中后期。时代特征有二:一是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空前激烈,天下统一的局面即将出现;二是各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力图富强,争雄天下。2)屈原生活在楚国,当时的楚国是可以与秦国相抗衡的强国,所谓“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之言,说明这两大强国是左右天下局势的重心。3)屈原生活在楚怀王、顷襄王时期,时值秦用张仪,以连横之术,积极扩张;而六国曾用苏秦合纵之策,联合抗秦,终因彼此之间缺乏信任感

6、而未能阻止秦国的进攻。怀王前期曾一度倾向于变法改革,后因内受旧贵族的包围和抵制,外受强秦的诡诈与诱惑,终客死于秦国。顷襄王即位,旧势力把持朝政,楚国进入前所未有的黑暗时期。“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二、屈原的时代与生平2、屈原的生平事迹:屈原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此外《史记·楚世家》及刘向《新序·节士》亦有记述。根据这些史料,屈原出身于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其一生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前期:屈原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受到楚怀王的信任与重用,“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在他任职期间,楚国在内政外

7、交方面都取得成就。在内政方面,屈原可能继续推行悼王时期吴起的变法改革,主张“举贤授能”,外交上联齐以抗秦。2)中期:因谗被疏,因为变法改革触犯旧贵族的利益,所以屈原遭到以子兰、上官大夫等为首的权贵们的忌恨与陷害,离间屈原与怀王之间的关系,于是怀王“怒而疏屈平”。屈原被疏后,楚国的局势发生很大的变化,怀王内外受困,楚国曾两败于秦,又为韩魏袭击,国势大减。二、屈原的时代与生平3)晚期:放逐沉江。怀王30年,秦大败楚军后,昭王要求怀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怀王犹豫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