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ID:455501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4

上传者:U-94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开题报告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在这种环境下,市场对企业自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重点课题,随着内部控制概念的外延以及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作用的增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使得我们应该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寻求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以期从内部方面最大限度的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科学而高效的内部控制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所以对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预期目标:我国的内部控制问题,突出表现在公司治理不健全的情况下,内部控制弱化,关键人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管理层串通舞弊防不胜防,有关案例频繁不断。本论文通过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研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思考内部控制问题,从而提出改进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使得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的更加健全,运营效率的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不断增强,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并发展壮大起来。2.国内外研究现状(1)公司治理的现状研究公司治理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司治理理论是基于西方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而发展的。Corporategovernance(公司治理)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OCED(2004)在《公司治理原则》规定公司治理结构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指导,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和对公司和股东的责任和忠诚。同时,要求董事会确保公司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的完整性,其中包括独立审计师的完整性,确保公司具备恰当的控制制度,特别是风险管理制度,财务和营运控制制度等,确保公司的行为不违反法律和相关的准则等。谢志华(2009)针对我国独立董事不独立的现象提出了一个研究金融危机下如何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新思路。他从目前非上市民营企业聘请独立董事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现象得到启发,认为在金融危机下,4 我国民营企业可以引入独立董事参与公司决策,拥有一票否决权。一方面可以克服企业领导者自身专业水平的缺陷,避免盲目决策;另一方面可以使独立董事能真正有效制衡企业决策者,提高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及保护其他相关者利益。这样的独立董事安排所形成的有效制衡比原有的事后监督更有效,因为决策的有效性更能减少企业作假和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可能。马永斌(2010)把概念扩展到股东之间关系上,将公司治理理解成防止股东之间出现利益剥夺而加以相互约束的“招”或“办法”:把概念扩展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层面时,将公司治理理解成为利益相关者约束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招”或“办法”。综上所述,公司治理是公司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当前公司发展重点,只有将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制衡机制,通过权利、义务、责任的设定和运作实施,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国企业更应该重视公司治理的发展,加强自身的防损和风险管理能力。(2)内部控制的现状研究在世界各国中,美国是对现代内部控制研究开展得比较早,而且是最富有研究成效的国家之一,2001年美国安然事件之后,以《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2002)的公布为标志,全球掀起了企业内部控制和上市公司监管的浪潮,世界进入企业内部控制时代。内部控制概念是1992年由美国COSO委员会正式定义的,它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要靠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去实现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对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性。”在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分成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我国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有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和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我国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2010)称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是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战略目标、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目标、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合法合规目标等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的实现进行评价。4 总的来说,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内部控制就是企业为了保证财产安全、会计信息可靠、企业经营效果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提高管理效率,而且又能够防范和及时法相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舞弊欺诈行为,所以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意义重大。(3)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关系的研究现状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区别王继强(2009)认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内容存在显著区别:①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要素不同。公司治理包括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而我国内部控制主要由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两个层面以及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程序、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大要素组成。②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结构不同。公司治理是由两个线形结构即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组成。内部控制则是一个金字塔形结构,监督处于塔尖,控制环境处于塔基,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是塔身。③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公司治理的内容更注重对企业整体的把握包括权责划分以及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控制的内容则更注重对企业内部具体经营及生产活动的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联系①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础。杨雄胜(2005)认为,没有系统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将成为一纸空文,而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②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环境要素之一,是内部控制的前提。阎达五、杨有红(2001)认为随着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③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是相互包涵的关系。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实际上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体现。内部控制的创新和深化也将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李连华(2005)指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这两个管理系统在主体、目标和内容上有着很多重合点,他认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不是内部与外部、主体与环境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包含关系。因此,“嵌合论”更能准确地描述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相互关系。综合以上文献所述,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不能割裂,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运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关系。健全的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保证。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我们本论文通过对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完善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确保企业能长久不衰。3.参考文献4 [1]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2]柯林·梅耶.市场经济和过渡经济的企业治理机制[J].上海经济研究,1996(5).[3]ShleiferandW·Vishny.ASurveyofCorporateGovernance[J].JournalofFinance,1997.[4]张春霖.理解现实的企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5).[5]TheSarbanes-OxleyAct.TheSarbanes-OxleyActisamandatoryrequirementforallcorporationslistedintheUS,2002.[6]OECD.OECDPrinciplesofCorporateGovernance,MeetingoftheOECDCouncilatMinisterialLevel,1999.[7]许永斌,裘益政.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会计准则研究——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09年会综述[J],会计研究,2009(11).[8]马永斌.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9]李凤鸣,韩晓梅.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7).[10]张砚,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审计研究,2007(1).[11]朱荣恩.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与案例[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12]陈伟胜.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J].经济师.2005(10).[13]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讲解与案例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4]王继强.关于金融危机环境下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与内控有效性问题的研究[M].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本论文计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相关理论概述1.1公司治理理论概述1.2内部控制理论概述1.3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分析2我国企业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2.1公司治理现状2.2内部控制现状3阐述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3.1国美电器基本介绍3.2国美电器股权结构3.3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4 4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暴露出的问题剖析5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的完善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实施方案:阅读文献:在理论基础的认识上,需要查找大量相关文献,阅读国内各界人士以往对该项目的研究,查阅相关网站,主要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学位论文数据库等查找相关的文献。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寻找比较适合研究的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案例,对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情况,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进度计划: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第7学期第6-12周: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第7学期第13-14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第7学期第15-20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第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第8学期第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第8学期第3-6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第8学期第7周:在导师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第8学期第9-11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