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ID:45605496

大小:52.7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5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_第1页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_第2页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_第3页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_第4页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论文课程名称:思趣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i果程代码:3001889题目: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前沿年级、专业: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院(直属系):政治学院学生姓名:杨洁学号:指导教师:徐佐彦摘要1引言1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环球多样化1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二)民主化的政治环境(三)市场化的社会环境(四)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五)科技化的全球环境(六)多样化的家庭环境(七)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八)数字化的生活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的自主化(-)(二)(三)(四)34444总体评价思想行为自主化状况思想行为自主性特点自主性走向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现代化....

2、....(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二)增添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三)采用现代科技教育方法和手段四、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化结束语摘要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血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到党的十八大,又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①科学发展观从提出到确立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同时也借鉴了国外发展的经验,结合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其以人为本为核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即真正的从人出发,

3、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血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内容,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耍求,它本身的贯彻落实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也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教冇的规律和实践路径,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pI亠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到党的十八大,乂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①科学发展观从提出到确立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同时也

4、借鉴了国外发展的经验,结合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其以人为本为核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即真正的从人出发,提高人的综合索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内容,也对思想政治教冇提岀了新的要求,它木身的贯彻落实也需要思想政治教冇的完善。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也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实践路径,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坏球多样化(一)全球化的经济环境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的特点是全球化,对全球化我们头脑要清醒,它是在美国西方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是在一种不公止国际秩序下进行的全球

5、化。2007年春天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2008年秋天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投资4万亿克服危机。要解决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民族白信心的问题。(二)民主化的政治环境民主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趋势Z-o世界从18-19世纪开启民主化运动以来,民主已经进入“第四波”。现有大致12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正在朝民主化方向发展。特別是苏东国家和东亚儒教国家走向民主化的逐渐成功,対中国大陆政治体制改革增加了压力,究竟什么样的民主适合中国,也对思想政治工作捉出了挑战。(三)帀场化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以效益为准则,如何看待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问题。市场经济遵循等价交换,如何防止官场、学

6、场市场化是一个重人课题。市场经济崇尚多元经济、多元利益。如何在多元之中有主导,多样之中有主体,多变之中有主线。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四)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多元文化并存、各种思潮浮现:传统文化少现代文化的冲突;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文化窈权主义的出现;如何适应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化(五)科技化的全球环境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未必能带來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搞不好人欲横流、物欲横流。当代世界恐怖主义出现高智能化、高科技化的特点。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科技伦理与工程伦理的课题。(六)多样化的家庭环境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现在大学生群体主耍有四种

7、类型:(1)独生子女家庭;(2)经济困难家庭;(3)单亲家庭;(4)流动家庭。独牛子女已成为大学牛的主体。独牛:子女自主榕神和依附心理集于一咻,白我期望值高和自我控制能力弱并存,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脱节。(七)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介作精神、团队精神的缺火。完全学分制的推行,以班级为主体的传统学生模式将是颠覆性的,学生管理模式将面临着洗牌。学生群体越来越小型化、分散化、个体化。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学生组织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道德教育要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班级是半流动的,社团是全流动的,网络是虚拟的,只有学牛宿舍是相对固定的,我们的道

8、德教育要覆盖固定阵地,占领虚拟空间,渗透流动群体。(八)数字化的生活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