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17周易错题定时训练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17周易错题定时训练

ID:45625921

大小:57.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5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17周易错题定时训练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17周易错题定时训练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17周易错题定时训练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17周易错题定时训练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17周易错题定时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17周易错题定时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17周易错题定时训练一、选择题(4x10分=40分)1.1965年在浙江温州市市郊白象塔内发现了《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印本残页。经专家考证定为1103年前后的活字印刷本,美国芝加哥大学钱存训博士称此为“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该残页证明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B.温州具有广泛应用活字印刷术的客观条件C.北宋时期曾经用活字印刷术来印制佛经D.泥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印刷佛经的唯一方法2.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

2、真实。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3.《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A.依据正确,结论错误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4.

3、张集馨,清朝道光九年进士及第,任职翰林院。道光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经皇上钦点,派任山西朔平知府。五月二十五日,皇上召见张集馨进行行前训话。此事例反映了在清朝A.国家高度重视山西的治理B.地方官选任制度简单高效C.皇帝亲掌国家的人事大权D.吏部的选官职能完全丧失5.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①设置中书门下,强化君主专制②商品经济发达,“市”在固定空间内突破了时间的限制③在纺织业

4、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④6.29个烟花打成的“大脚印”从天安门沿着古都中轴线向“鸟巢”走来,以四大发明闻名于世的文明古国,以她特有的方式奏响了第29届奥运会的序曲。下列有关四大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B.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末开始用于军事C.隋唐之际,我国已掌握了活字印刷技术D.指南针用于航海始于北宋7.史书记载,北宋名将李纲镇守开封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明朝将领曾铣镇守陕

5、西时,发明了被誉为定时炸弹雏形的慢炮.清初军械制造家戴梓发明了连株炮,在抗击沙俄侵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A.北宋时火药开始用于军事B.军事将领是火药武器的主要发明者C.火药武器能影响战场局势D.古代中国火药武器一直领先于世界8.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

6、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9.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A.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C.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D.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10.有人以“仲景未用”为由,反对“牵牛“入药。对此李时珍说

7、东汉时此药未入本草,故仲景不知,假使知之,必有用法,不应捐弃。况仲景本用药亦多矣,执此而论,盖矫枉过正矣!这体现了李时珍A.选材中着眼现实的态度B.继承中理性批判的精神C.实践中观察求真的方法D.探索中求实创新的追求一、综合题(6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

8、禄。——《墨子》材料四明主之所制导其臣者,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请回答:(1)归纳以上材料中各派的基本主张。(2)材料四与材料二中的“德”有何不同?12.论述宋明理学的特点及意义。(15分)13.论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及特点。(15分)高二历史参考答案1.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