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

ID:45633527

大小:1.84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5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2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教案[考纲要求]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实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一、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1.群落(1)概念要点:①同一时间;②一定区域;③各种生物种群。(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2.群落的物种组成(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丰富度①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②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判一判]1.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 )提示

2、 群落包括该环境中的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不只是全部鱼,还包括其他动物。2.物种丰富度从两极到赤道逐渐增大,而山上则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 )二、种间关系[连一连][解惑] (1)大鱼吃小鱼均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繁衍。(2)寄生和共生都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主要区别是看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寄生)还是对双方都有利(共生)。三、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现象分层现象镶嵌分布决定因素植物分层:光照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地形变化、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辨析] 山上植

3、被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温度;东西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水分。四、群落的演替1.演替的过程(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2.演替的类型(连一连)[判一判]1.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 )提示 森林形成必须有适宜的气候条件。2.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 )提示 光影响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3.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最终能演替成森林( × )4.冰川泥上和弃耕农田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 × )提

4、示 冰川泥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5.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 )考点一 明析生物之间的关系类型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豆与根瘤菌;人和大肠杆菌;白蚁与鞭毛虫等寄生略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竞争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同一培养液中大小两种

5、草履虫;牛与羊;水稻和稗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羊和草;狼和羊易错警示 几种难辨别的种间关系(1)要正确区别竞争和捕食的关系:①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并不以直接获得食物为目的。②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以下情况不属于捕食:a.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b.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2)寄生与腐生的区别: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

6、内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3)种内斗争与竞争的区别:简记为:“同斗争”,“异竞争”。“同斗争”:同种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种内斗争,如公羚羊争夺配偶。“异竞争”:不同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是竞争,如水稻和稗草争夺阳光。1.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生物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甲和丙之间没有能量传递,则甲和乙、乙和丙的种间关系分别是(  )A.竞争、竞争B.捕食、寄生C.寄生、竞争D.捕食、互利共生答案 D解析 由图可知,乙和丙表现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则乙与丙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乙的种群密度随甲

7、的变化为非同步性变化,故甲和乙之间为捕食关系。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答案 C解析 从曲线上可以看出,甲、乙应该

8、为捕食关系,甲为藻类,乙为浮游动物,而丙为后期向水池中投放的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建立的食物链应该是:藻类→浮游动物→鱼。投放某种鱼的初期,乙和丙因争夺生存空间而存在竞争关系。由于鱼是大量的,短时间内它们的食物——浮游动物会急剧减少,而由于食物缺乏等生存斗争加剧,鱼类随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