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

ID:45707926

大小:1.66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6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由于外来文化的介入以及崇洋习气的熏染,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突出特征。2.20世纪50年代以后,民众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了政治生活的严重影响。3.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学习目标]学考内容考试要求1.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b2.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b一、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1.变化总体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

2、、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近代男装变化(1)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2)西装在鸦片战争以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3)中山装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设计的,成为当时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3.近代女装变化由宽松肥大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如改良后的旗袍。4.新中国成立后变化(1)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盛行。(2)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干部服”盛行。(3)改革开放后,服装走向开放并与国际接轨。[思维点拨]1.中山装和旗袍是服饰中西合璧特征的典型

3、体现。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3.中国近现代,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人们的社会生活近代化程度较高,但在偏远农村和内陆地区却变化不大。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西方外来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易混易错]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传统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二、近代以来中国习俗风尚的变革1.原因(1)外因:西方列强入侵,工业文明冲击,外来文化影响。(2)内因:受政治、经济、思想变化影响(如辛亥革命、

4、新中国的成立、与苏联建交、新文化运动、改革开放等)。2.表现(1)婚姻风俗①古代:缔结婚约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②近代:开始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③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2)丧葬风俗①近代: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带有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②现代: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3)其他风俗①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②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握手成为社交场合中的常见礼节。(4)思想观念: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开始步入社会。[易混易错]2.缠

5、足陋俗至清朝时最盛,但清政府并不支持缠足,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图解识记]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主题 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近代服饰的变化史料 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变迁。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时期孝文帝“更姓易服”,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民国时期“中山装”流行。[史料解读]划线信息中“折射着社会的变迁”“民国时期”反映出服饰变化受时代、观念的影响。[问题思考]从史料中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的影响。2.婚俗的变化史料 新旧婚姻情况对照表旧式婚姻情况新式

6、婚姻情况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3.会新(即订婚)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注意事项)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称“过大礼”“恭迎娶”)6.过妆(送嫁妆)7.娶亲8.回门1.自由恋爱2.订婚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史料解读]划线部分表明从传统婚姻到现代婚姻,婚姻的基础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问题思考]据史料概括指出近代新式婚姻在思想观念和礼仪方面的进步之处。提示 进步之处:观念:由父母包办

7、到男女婚姻自主、平等;礼仪:由繁琐到相对简单,逐步走向法制性和契约性。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1)外部因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特别是通商口岸地区,成为中国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2)内部因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每一次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也起到了社会示范作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对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维新思潮、革命思潮也推动了近代社

8、会生活向现代化迈进。1.(2018·杭州高一检测)服饰是一种记忆,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从图一到图二的变迁记录了近代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