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

ID:45707936

大小:3.15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6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考试内容考核要求学考选考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b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b考点一 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b)1.近代服饰的变化(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变化表现类型概况男装长袍马褂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中山装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中西服装的特点设计的。辛亥革命后的几十年里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饰女装改良旗袍20世纪20年代之后,旗袍改良。它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由宽松肥大到合身适体,成

2、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2.新中国成立后服饰变化阶段表现服饰特征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苏式服饰(列宁装、连衣裙)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服饰单调、呆板改革开放以后异彩纷呈暖→好、时尚、个性要点 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史料一 下图是我国近代的一幅照片史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服饰变化思考(1)史料一图片反映了我国近代服饰有何特色?实质是什么?(2)流行的服饰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结合史料二中的两幅图片阐述这一说法。(3)从史料二看出服饰变化的什么特点?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3、(1)各具特色,既有非常传统的长袍马褂,也有非常现代的西装革履,更有中西合璧的旗袍。反映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2)图一反映了中苏关系的友好(或学习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图二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富足、审美观念的改变。(3)服饰变化由简单朴素到五彩缤纷彰显个性。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1.(2015年10月浙江学考)20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时装“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  )①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 ②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4、 ③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④服饰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 “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重新活跃体现出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故①正确;中国服饰出现在国际时装舞台上,反映出中国与世界联系加强,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故②正确;同时也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故③正确;服饰“中国风”体现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提升,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故④正确;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 A2.(2015年4月浙江学考)在某年的上海,舞厅中流行的“交际舞”遭到禁止;一些中学里,师生们都收起了五花八门的服装,列宁装在女生中十分流行。这一

5、年可能是(  )A.1912年B.1945年C.1950年D.1979年解析 “交际舞”被禁止表明与西方意识形态对立明显,列宁装流行体现了当时模仿苏联时装的风尚,可判断是C项。答案 C考点二 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b)1.原因(1)外因:西方列强入侵;工业文明冲击;外来文化影响等。(2)内因:政治变革(如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等);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经济发展(如自然经济的解体,近代工业的出现,改革开放等);思想解放(如新文化运动等)。2.表现要点 社会习俗的变化史料 下列三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

6、。思考据图指出照片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原因。提示 变化:①民国初期,人们的服饰、生活风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②民众观念发生了变化、中西合璧(或中西文化开始冲突碰撞)、妇女地位得到提高等。原因: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进步,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1.(2017年4月浙江学考)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C.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结合D

7、.婚嫁旧俗受到冲击解析 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A项错误;民生主义是指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善,故B项错误;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结合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我中华,旧俗直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错。”表明旧的婚姻习俗受到新思想的冲击,故D项正确。答案 D2.(2018年4月浙江学考)《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答案 A教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为什么

8、西式服装能够被中国人接受并得以流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