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优秀导学案

《唐诗宋词选读》优秀导学案

ID:45747376

大小:61.86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1-17

《唐诗宋词选读》优秀导学案_第1页
《唐诗宋词选读》优秀导学案_第2页
《唐诗宋词选读》优秀导学案_第3页
《唐诗宋词选读》优秀导学案_第4页
《唐诗宋词选读》优秀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诗宋词选读》优秀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唐诗宋词选读》“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教学目标:1.了解初唐四杰,了解陈子昂其人。2.理解诗歌表现的内容、感悄,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悄风格。教学方法:点拨、诵读、探究、回味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春夜别友人》《滕王阁》课前预习:查阅资料,完成下列作业。1.“初唐四杰”指的是谁?他们的代表作有哪些?2.初步了解陈了昂其人,读背其作品《春夜别友人(其一)》。学习过程:(一)学习《滕王阁》1、你知道“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诗句的出处吗?请说出它的篇名及作者。2、诗人生平回顾。3、单读一齐读4、根据注释,读懂诗句。[注释]江:赣江。帝子:指滕王。槛:jid

2、n栏杆。[译文]高高的滕王阁靠着江边,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早上,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闲云的影了映在江水中,时口悠悠不尽;风物更换季节,星座与转移方位,度过儿个春秋。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不息。5、补充背景资料,诗歌赏析。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蒂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这首诗原附于《滕王阁序》后,序末“四韵俱成”一旬中的“四韵”即借代此诗。由于序文的影响太人,掩没了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很多读者,只知道王勃的《滕王阁

3、序》,却不知道王勃的《滕王阁诗》。问题1、诗歌第一句与诗歌题目的关系怎样?一个“临”字写出了滕王阁的怎样的气势?卜-文的哪些景物都是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來的?明确:第一句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丿IJ质朴苍老的笔法,“临”字点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形势。它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來。问题2、笫二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怎样的情景,今FI之阁是否有人游赏,诗人由此产生了怎样的人主感慨?明确:第二句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处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來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那

4、种豪华的场而,己经一去不复返了。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小结: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牛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己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问题3、笫三、四两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融情于景,寄慨遥深。不但写出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悄形,而再次点出了滕王阁怎样的地势特点?明确: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Z势小结:三以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冇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月•

5、画栋总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髙,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问题4、第五句“闲云潭影LI悠悠”一句,时空笔触是如何转换的?哪二字点出了时LI的漫长?明确:“闲云潭影日悠悠”一句,笔触则由空间转入时间,“悠悠”二字点出了时日的漫长。问题5:物换星移儿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如何赏析?明确:时口的漫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而今安在。这里一“几”一“何”,连续发问,表达了紧凑的情绪。问题6:“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如何赏析?明确: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

6、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很自然地生发了事物变换、星座移动、年复一年的感慨。“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完气足。小结:末尾两句,诗人在提出建阁的人如今何在的疑问后,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Z妙总结: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吋间的有FI悠悠、物换、星移、儿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屮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八

7、唐诗多用实字(即名词),这与喜欢多用虚字(尤其是转折词)的宋诗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三四两句中,除了“E”字和“卷”字是动词以外,其余十二个字都是实字,但两个虚字就把十二个实字一齐带动带活了,唐人的善用实字,实而不实,于此可见。另外,诗的结尾用対偶句法作结,很有特色。一般说來,对偶句多用來放在中段,起铺排的作用。这里用來作结朿,而且不象两扇门一样地并列(术语称为扇对),而是一开-•合,釆取“侧势”,读者只觉其流动,而不觉其为对偶,显出了王勃过人的才力。后來杜甫的七言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