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A 鲁教版必修3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A 鲁教版必修3

ID:45829703

大小:846.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8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A 鲁教版必修3 _第1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A 鲁教版必修3 _第2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A 鲁教版必修3 _第3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A 鲁教版必修3 _第4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A 鲁教版必修3 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A 鲁教版必修3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中地理第2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A鲁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闻名中外的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千米处,四周为高耸如削的鸣沙山(由流沙堆积而成)。“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堪称奇观,但近几十年来,这一沙漠奇观水位不断降低,面临消失的危险。据此回答1~2题。1.月牙泉近年来水位降低的原因主要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冰雪融水补给过少C.人为拦截地表水,过度抽取地下水D.沙漠扩张造成的2.月牙泉的处境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受下列哪种理论影响(  )                   A.地理

2、环境决定论B.人地伙伴论C.人类中心论D.“天人合一”思想答案 1.C 2.C解析 月牙泉地下水位下降主要是过度抽取地下水和人为拦截地表水导致地下水的补给减少所致,这反映了人类任意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后果,是人类中心论的体现。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3~4题。3.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森林破坏 ③兴修水利 ④环境污染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答案 A解析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的表现是湖面萎缩,其原因是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湖泊淤积,再加上围湖造田,水域面积减少。4.华北地区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增加酸雨的次数 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 A解析 华北地区径流少,湿地少,人口多,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短缺,如果湿地受到水污染,必然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危害人体健康。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5~6题。5.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水土流失 ②气候变暖 ③水环境恶化④酸雨污染A.①②B.①

4、③C.③④D.①④答案 B解析 从图中看,有污水管道向河中排污使鱼类难以生存,同时树木被砍伐,风沙、暴雨增多,则能判断有水土流失现象,是否有酸雨从图中不能直接看出,但可看出水环境变坏;故选B项。6.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①共同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公平性原则 ④参与性原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B解析 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使该地不能持续发展,故违背了持续性原则;人类随意排放污水,使其他生物和下游地区受灾,也违背了公平性原则。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7~8题。7.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5、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B.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与保护C.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D.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8.下面属于该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表现的是(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 ③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 7.B 8.C解析 读题干及图可知,该生态区既注重了林区、湖区的生态保护,又充分利用了各种环境条件,使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农业发展模式注重技术投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可

6、持续发展。9.下图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答案 C解析 分析该生产模式可知:该地适宜建沼气池和培养食用菌,而沼气、食用菌需较高的温度,四地中江南丘陵地区气温适合。该模式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10~12题。10.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①F表示资源获取 ②F表示产业消费 ③H表示废物排放 ④H表示产品消费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11.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2.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①高经济增长 ②发展清洁生产 ③倡导循环经济 ④减少资源开发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 10.B 11.D 12.B解析 该图表示了环境、资源和人口的关系,F为对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进行加工利用或再加工利用,因此为经济系统活动中的产业消费。H为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排放到环境中的生产与生活废

8、弃物。E为人类从环境中获得资源的过程,其易产生的环境问题为资源枯竭和破坏,以及引发的环境污染与生态问题。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为发展循环经济,包含工业中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建设。下图示意我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