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C 鲁教版必修3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C 鲁教版必修3

ID:45831586

大小:1.68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8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C 鲁教版必修3 _第1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C 鲁教版必修3 _第2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C 鲁教版必修3 _第3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C 鲁教版必修3 _第4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C 鲁教版必修3 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C 鲁教版必修3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中地理第2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检测C鲁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人地关系思想演变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态度的转变。据此回答1~3题。1.下列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思想演变顺序相一致的是(  )①种植谷物、靠天吃饭 ②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①③②2.人类中心论把人的能动作用绝对化,在人地关系中认为人的意志可以代替一切,可以“决定”一切,所以又称唯意志论。它和地理环境决定论一样,把复杂的人地关系看作是一种必然的因果

2、关系。下列做法符合人类中心论思想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3.下列观点符合人地伙伴论的是(  )A.“3·11”日本地震灾害说明了天灾是不可避免的,人无回天之力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C.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D.xx年“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说明人类是宇宙的主宰答案 1.D 2.C 3.C解析 第1题,①对应地理环境决定论,②对应人地伙伴论,③对应人类中心论。第2题,“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是指按季节砍伐栽种林木,对森林砍伐的同时

3、要跟上幼林的栽种,因此它与“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和“植树造林,修建水库”都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协调理论。“竭泽而渔,焚薮而田”是指通过使水塘枯竭而捕鱼,通过烧毁山林而打猎,这两种做法都违背了自然规律,单纯从人的需求出发,结果造成物种的灭绝。第3题,日本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人类可以依靠科学技术对其进行预测,并采取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的协调统一;“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说明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进入了新阶段,但人类是不能主宰宇

4、宙的。下图为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图(X表示经济发展水平,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Ⅰ~Ⅳ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强度四种关系模式)。据此回答4~5题。4.关于Ⅰ~Ⅳ所表示的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B.Ⅱ为环境滞后经济模式C.Ⅲ为经济滞后环境模式D.Ⅳ为经济环境落后模式5.如果X表示经济发展速度,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那么,目前我国处在哪种发展模式(  )A.ⅠB.ⅡC.ⅢD.Ⅳ答案 4.A 5.D解析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Ⅰ所示模式经济水平和环境质量都较高,因此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Ⅱ所示模式经济水平

5、低,而环境质量较高,因此为经济滞后环境模式;Ⅲ所示模式经济水平与环境质量都低,因此为经济环境落后模式;Ⅳ所示模式经济发展水平高,而环境质量低,因此为环境滞后经济模式。第5题,目前,我国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环境保护的强度还相对较低。读下图,回答6~8题。6.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  )A.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B.人类尽可能地索取自然资源C.人类不要向环境释放废弃物D.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服务7.下列人类活动中,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是(  )A.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垦中西部大草原,引起“黑风暴”B.大力发展热带雨林迁移农业C

6、.在长江河床大力挖沙出售,既有经济效益,又疏浚了航道D.我国在中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8.我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烧草为灰,取灰肥田B.以人为本,人定胜天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答案 6.A 7.D 8.D解析 第6题,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第7题,退耕还林一方面具有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具有生态效益,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8题,封山育林具有生态效益,定期开禁又具有经济效益,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

7、回答9~10题。9.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a表示资源开发B.b表示生产活动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d表示废弃物排放10.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B.化工厂——水污染C.火电厂——大气污染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答案 9.C 10.A解析 第9题,a由环境指向资源,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b、c由资源指向人口,表示人类社会利用资源进行生产活动;d由人口指向环境,表示人类将生产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第10题,水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的破坏都是由于人类在生产活

8、动中产生的废弃物造成的,属于d阶段;由于煤矿开采,造成地面沉降,是在开发资源的阶段产生的。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无车日”最早是由法国发起的,其宗旨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xx年8月,中国汽车保有量突破2亿大关,汽车工业与环境的突出矛盾,让“世界无车日”显得意义非凡。据此回答11~12题。11.“世界无车日”鼓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