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ID:458874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4

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1国内的研究现状(1)从加强就业指导方面,有郭慧娟,韩媛媛(2010)在《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提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有其客观上的原因,比如: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数量太少;劳动力市场不规范;部分地区保护主义严重;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难题;高校的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金融危机影响;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等等。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主要有: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以前,高薪、大城市、环境优越;大学生专

2、业能力下降;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等等。大学生就业能力差,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也是重要原因。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使综合素质提升,以适应市场需求。但是在择业方面选择条件相对优越的东部大城市无可厚非。只从大学生自身调整并不妥,缩小各地区待遇的差距才是解决就业地区集中的根本途径。(2)从市场角度分析,邢亮,王芳(2003)在《从市场视角“透析”大学生就业难》认为:可以由教育部牵头,委托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把已建立起来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各省市收集的用人信息

3、和毕业生生源信息输入到全国的就业信息网,将各部门、各地区举办的供需见面会通过信息网络的沟通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最广阔、最实用的信息平台。这样就可以建立市场信息共享机制,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库。有利于市场与就业者之间的信息获取,由于地区间人才流动存在很多不便,加上统计量巨大,所以在全国实行有很大的困难。(3)择业自由与就业保障体系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其中刘春燕(2010)《在西方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启示》里面指出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

4、体制下,大学生获得了择业自由,也相应地失去了就业保障,面临着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进入与专业不对口的行业工作,意味着专业知识达不到充分利用,进入低工资行业工作,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被打了折扣。这个理论主要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和教育体制之间的矛盾,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4)政府部门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作用及其重要,郭平,颜烨弘,黄凌子,席鹏辉(2010)在《4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分析及建议》认为政府要着力缩小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体制内部门和体制外部

5、门之间、高利润行业和低利润行业之间的就业环境差异。其中,中央政府应统筹全局,通过转移支付、政策优惠、价格补贴等手段。积极促进落后地区落后行业的发展,并努力消除因制度缺陷而产生的就业环境不公。地方政府在中央政策的统一领导下,因地制宜,推出符合当地的就业促进政策,促进就业环境公平。地区的差异是造成大量就业地集中问题,人员的过于集中,便会造成相对就业困难。(5)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就业,李欣(2007)于《对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探析》中提出: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发展

6、的眼光看问题,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既能做到正确的自我评价,又能对社会有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坚持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该拥有长远的目光,不能因为眼前的不利和挫折而错误的认识自己,对就业造成压力。(6)大学生的就业心态需要调整,王素霞(2006)在《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研究》中认为:大学生不良就业心态的出现,与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的理性分析,职业意识淡漠有相当大的关系。在与大学生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潜力如何

7、、擅长什么、喜欢什么、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等都了解甚少,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也缺乏思考和规划。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极易出现求职时的盲目性以及跟风现象。因此,大学生应有就业危机感,要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通过心理咨询等途径学会理智地分析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自己的职业锚,找准自己的求职方向,为成功求职做好知识、能力、智慧、技能等各方面的准备,力争找好、找对第一份工作,为自己将来职业生涯的成功奠定第一块基石。现在大学生盲目求职现象严重,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出长远的

8、工作计划。不能盲目跟风,急于求成。(7)大学生应当扩大自身就业途径,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郭绚霞(2009)在《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中指出:选择职业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定受到一定的社会制约,任何人选择职业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择业脱离社会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所以,引导大学生在求职之前,及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方向,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对个人4的要求为准绳。目前,用人单位喜欢具备良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