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86例临床观察

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86例临床观察

ID:45920110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86例临床观察_第1页
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86例临床观察_第2页
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86例临床观察_第3页
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86例临床观察_第4页
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86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86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86例临床观察摘要:产后淤积症,是女性产后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初产妇。无论何种病变,其实质是乳管引流不畅,乳汁排出受阻,出现乳汁淤积。如果处理及时,疏通乳管,通畅引流乳汁,病人乳汁增多,肿块疼痛消失。如果阻塞的病变不能解除,乳管压力持续增高,肿块就逐渐增大、变硬,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体温增高、血象增高等急性乳腺炎的症状体征,此时,再用单纯按摩的手法治疗,已失去了良好的机会。我们15年来,用按摩、挤压、推捋的方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86例。其中79例,每FI—次,连续3-4次,病人肿块消失,乳汁增多,排乳通畅。另7例,接诊时,已有乳腺炎的症状体征,在

2、加用抗菌药的同时,并用手法按摩,每日一次,用5-6次,均未做乳房切开引流而治愈,现报告如下。关键词:手法按摩产后乳汁淤积症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91-01产后淤积症,是女性产后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初产妇。其主要原因冇:①乳头先天畸形,乳头发育过小;②乳汁分泌过多,乳汁排空不全,淤积在乳房内;③乳管炎症,初乳焦痂阻塞了乳管;④下斜、下垂型乳房,因乳房前突的长度增大、增长,乳房下缘与胸壁形成小于90。的角,使乳房的下壁呈折叠状(死角),而使乳汁引流受阻形成淤积。无论何种病变,其实质是乳管引流不畅,乳汁排出受阻,出现

3、乳汁淤积。据乳房的形状和病变的位置,而出现双侧多发或单发性乳腺小叶乳汁淤积症和单侧单发和多发淤积症,英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持续疼痛,乳汁减少,•处或多处乳房条索状或团状或葡萄状肿块,体位变动加重,多伴向腋下放射。如果处理及时,疏通乳管,通畅引流乳汁,病人乳汁增多,肿块疼痛消失。如果阻塞的病变不能解除,乳管压力持续增高,肿块就逐渐增大、变硬,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体温增高、血象增高等急性乳腺炎的症状体征,此时,再用单纯按摩的手法治疗,已失去了良好的机会。我们15年来,用按摩、挤压、推捋的方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86例。其中79例,每FI—次,连续3-4次,病人肿块消失,乳汁增多,排乳通畅

4、。另7例,接诊时,已有乳腺炎的症状体征,在加用抗菌药的同时,并用手法按摩,每日一次,用5-6次,均未做乳房切开引流而治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86例中,年龄在22-30岁59例,31-40岁25例,41岁2例。第一胎79例,第二胎7例。产后3-4天发生淤积者13例,5-15天49例,16-30天20例,1月-半年4例。左侧27例,右侧30例,双侧29例。86例中,都为乳腺持续肿胀,疼痛难忍。乳房内可触到单发和多发痛性肿块,呈条索状或团块状,与周围界限不清。病变侧乳房胀满极重,乳汁少。有明显病因者68例,其中有乳头内陷者6例,初乳粘稠堵塞乳头、部分乳管29例。下斜、下垂型乳房33例。其中7

5、例,有不同的乳腺炎体征,病变乳房红肿热痛,体温在37.8-39°Co乳房扁平型6例,碗圆形、半球型、圆锥形共47例,下斜、下垂者33例。2治疗方法要检查乳汁淤积的情况,肿块的位置形状和乳头乳管的情况,按照淤积的位置而给与对症处理(如下垂型乳房,要告知病人经常上托乳房,挤推等),早期手法按摩疗效好,包括扩张的皮肤、乳头、输乳管口,用托、牵拉、揪、揉、推挤等手法。主要的目的是疏通输乳管的管道,使乳汁顺利排出,淤积的肿块消失,乳汁增多。确定病因后,产妇用温水擦洗乳房及乳头,操作者剪短指甲,充分洗手。用利多卡因胶浆一只,在乳头处,滴1-2滴,保留时间稍长,再涂抹乳晕和患侧的乳房,增加润滑作用,防止

6、干燥的皮肤造成操作损伤。用棉球轻轻地擦去乳头乳管开口处的淤积的乳汁焦痂,如果输乳管口狭小和闭锁,可用探针轻轻扩张,注意不要过深。操作者站在病人的身后,先开始从乳头揉挤,使乳汁畅通。在揉挤肿块处,行方向成放射状手法。如有乳头凹陷,轻轻向外牵拉乳头,并告之家属每日用托、牵、拉的手法,每日多次。待乳汁通畅后,再用吸奶器吮吸。按摩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手法要轻,不可用暴力,防止乳腺炎的发生。3疗效评价86例,一口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未合并乳腺炎的,一次以后,疼痛便减轻,肿块缩小。二、三次后,症状体征全部清除,乳汁引流通畅、增多,为全部治愈。合并急性乳腺炎者,同时应用青霉素,轻者2天红肿可消失

7、。与抗菌药物同时应用,一般在5-6天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乳汁增多,为临床治愈,无1例切开引流。4讨论4.1乳腺解剖生理概况。成年女性乳房位于胸前线第2-6肋间,内侧缘达胸骨旁,外侧缘达腋前线。外侧1/3位于前锯肌表面,从外形上根据乳房基底横径、乳房高度、乳房下垂程度,分为扁平形、碗圆形、半球形、圆锥形、下斜形、下垂形。乳房结构为乳头、乳晕、皮肤、皮下组织、乳房悬韧带。乳管系统由乳腺导管系统组成,由输乳管反复分支而呈现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