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的初中歷史問題教學法探討

新課改下的初中歷史問題教學法探討

ID:45926587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新課改下的初中歷史問題教學法探討_第1页
新課改下的初中歷史問題教學法探討_第2页
新課改下的初中歷史問題教學法探討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課改下的初中歷史問題教學法探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課改下的初中歷史問題教學法探討摘要:“學源於思,起於疑”,有效利用問題教學法,能有效的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本人初中歷史教學中通過嘗試,取得瞭理想的教學效果關鍵詞:初中歷史;問題教學法;探討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高效完成教學任務仍是需要探討的問題。結合本人多年教學實踐,就問題教學法談幾點自己的看法一、巧妙設計問題,激發學生們的歷史興趣“教育的根本問題不在於告訴學生多少真理,而在於教會學生如何挖掘真理”。新教材中的活動課大多設計為“討論、發掘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進行搜集材料、分析信息、提煉

2、思維、互動交流、尋求答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解唐朝歷史時,我選擇“你如何看待'有人說唐朝衰落的原因是因為唐玄宗寵愛楊貴妃的觀點'?”這個課後思考題讓學生分組討論,課堂氣氛立即活躍起來,學生議論紛紛,討論熱烈,都敢於闡述自己的觀點,其探究效果出乎我的意料又如,在學習《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一課時,我認為“秦始皇功過的評論”是個熱點問題,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歷代都有人評說他的功過,欣賞的稱贊他“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批判的指責他“殺人如狗彘”

3、。明朝著名思想傢李贄總結說「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對此我就這個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對立方辯論激烈,整個課堂熱火朝天。持肯定看法的同學認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瞭長期以來的割據混戰,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並統一瞭度量衡、貨幣、文字等,鞏固瞭國傢的統一,同時還促進瞭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批判的—方認為:秦始皇殘暴至極,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兵役導致民不聊生,焚書坑儒嚴重摧殘瞭文化,禁錮瞭思想。通過討論增強瞭學生興趣,同時也加深瞭學生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認知水平。同樣在學習《從中日甲午

4、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一課時,對李鴻章的評價問題我還是讓學生自主討論。對歷史上無定論的人物,學生比較感興趣,而教師也容易進行引導,不論學生持哪種觀點,隻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都是可以肯定的。學生討論完畢教師要及時進行點評,把正反兩方的論據分別進行綜述,反饋給學生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信息系統,利於學生進行知識建構二、利用變中求異提問,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同一問題,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提出,效果往往會不一樣。如講授“美國內戰嗨一課時,如果提出“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美國內戰的歷史意義?”等沒有任何新意的問題,學生就會感到千篇一律,產生厭煩情緒,提

5、不起學習的興趣。但若反常規提問"可不可以說美國內戰的爆發是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為什麼?”、“誰能解釋一下為什麼說內戰掃清瞭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等這類問題,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性,學生感到似懂非懂,新鮮有趣,思維的波瀾也就隨之被調動起來。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非常關鍵,可以通過提問時故意設置障礙培養這種能力。在障礙面前,學生可能不會及時回答,但可進行適當引導使其有所發現。例如,講授完“王安石變法”這一章節的內容後,我留下瞭下面的問題「王安石變法沒有成功,但他卻被列寧譽為'中國11世紀的改革傢對此你

6、如何理解?”相比較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商鞅變法與北魏孝文帝改革為什麼取得瞭成功?”、“通過學習這幾次著名的改革,你對當今社會的改革有什麼看法?”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使學生的思維不斷發散、求異,保持瞭思維的活力,培養瞭求異思維能力三、通過問題檢測,進一步鞏固提高學生的認識歷史課堂檢測環節不容忽視,有效的課堂檢測可以補充、深化課堂教學。我在實踐中嘗試瞭兩種形式的檢測:一是巧妙利用板書檢測基礎知識。在板書時,教師以填空題的形式列出那些簡單而學起來又易錯的內容,讓學生重點練習。二是設問答疑檢測學生綜合能力。可以采用教師提問、學生解答或學生提問、教師

7、解答的互動方式進行。如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文,課文對這場戰爭的性質總結為“一場掠奪性的帝國主義戰爭”,但學生並不能一一區分其中具體交戰國的參戰性質。對此我設計瞭下面的問題「塞爾維亞的參戰是屬於什麼性質的,正義還是非正義?”大傢通過討論統一瞭認識:塞爾維亞的參戰屬於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性質,是正義的,但從交戰范圍、參戰人數來說,對整個戰爭影響太小,不能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經過類似問題的分析,使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有瞭更清楚的認識當然,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為瞭能夠更有效的利用問題教學法,需要我們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和要求不斷嘗試,靈活應用,隻

8、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參考文獻[1]謝承菊•歷史問題教學法初探[J]•陝西教育,2008,4«1I.[2]計強•中學歷史問題教學與考,2004,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