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专题19《群落的演替》word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专题19《群落的演替》word练习题

ID:45953913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专题19《群落的演替》word练习题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专题19《群落的演替》word练习题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专题19《群落的演替》word练习题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专题19《群落的演替》word练习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专题19《群落的演替》word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专题19群落的演替1.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2.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3.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

2、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4.如图表示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以及农田退耕后的演替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的演替类型既有初生演替又有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强C.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D.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5.下列环

3、境发生的群落演替中,属于次生演替的是()A.火山岩B.冰川泥C.火灾后的森林D沙丘6.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l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B.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C.该地能恢复到第四阶段说明人类活动不能影响自

4、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的原因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7.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群落一旦形成,是稳定不变的B.人类活动对群落没有任何影响C.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D.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上,不可能有群落的演替8.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林窗)。这时往往最先进入该区的是杨树、白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杨树、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

5、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后动物类群不会有所改变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保持不变9.三峡水库蓄水库区支流回水区段富营养化和水华问题备受关注。某研究小组对库区大宁河回水区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主要藻类的跟踪观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据图分析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藻类属于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不同藻类植物之间是关系,它们在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密切相关。(2)该生态系统中,全年占主导地位的

6、藻类是图中藻的细胞密度峰值出现在水温较低的1~3月间,属于比较耐低温的藻类。该区域的优势藻在一年中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这属于群落的演替。(3)蓝藻水华出现在2013年的月之间,次年5月该区域又暴发了甲藻水华。该水域在春末夏初是水华高发期,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等。微专题19群落的演替1.解析:选B。据图可知,甲曲线表示次生演替,乙曲线表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历时短,故B错误;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故A正确;但火灾前的物种与火灾后演替产生的物种不一定相同,故C正确;当气候条件适宜时,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均

7、可演替成森林,故D正确。2.解析:选C。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产生影响,所以A错误,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有些是有利的,如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所以B错误;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所以C正确;人类活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所以D错误。3.解析:选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分别是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A错误;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发生次生演替,最终会发展成森林,B正确;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其分泌的地衣酸可以腐化岩石,C正确;甲、乙两地随着时间

8、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D正确。4.解析:选D。图中的群落演替是从采伐后的森林开始的,故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恢复为稳定性越来越低,故B错误;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但不能任意控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