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课中实施算用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计算课中实施算用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ID:45991599

大小: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计算课中实施算用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_第1页
计算课中实施算用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_第2页
计算课中实施算用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_第3页
计算课中实施算用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计算课中实施算用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计算课中实施“算用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台州市椒江区云健小学林土法前言:我们都知道,计算是山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牛.的,它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i部分,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需要,也就没有计算的必要;反过來,如果在计算教学中,只是为了计算而计算、为了算理而教算理,那么学半対计算方法的理解就缺少必要的物质基础,难以在现实语言的支撑中感悟算理。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必须与解决问题的应用相结合,在具体的情境的解决中展开计算教学。那么我们在具体的计算教学中,要如何实沌“算用结合”的冇效教学?如何体现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如何在“简单”之屮挖掘“不简单

2、”(指学生思维交流的数学过程)?下面就H己最近一节的比赛课【“小数加、减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下)第95页】中谈谈“算用结合”的冇效策略。一耦合“算用”信息,感受“算用”价值(片段一):1.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比如,在你们的身边就有数学信息,谁说一下:你的数学书多少一本?语文书呢?还有其他书的价钱呢?2.生汇报各种书的价钱,师有选择地板书:语文6.49元、数学4.95元,老师提供信息:本子:2元5角。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用算式表示。(板书:语+数、语一数、语+本子…

3、…)4.从学生在列算式的角度,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用加、减法?看来小数加、减法意义和整数加、减法意义是一样的。……【策略解读】:假如我们只是为了牛•活而生活去创设情境、为了学牛•的兴趣而兴趣去创设情境、为了知识的迁移而迁移去创设悄境,那么就会削弱算川教学的真正功能,就不会让学生在情境应用的冲突中引发思考、就不会在应用情境的体验屮引发数学问题。所以在引入环节,我的1=1的是唤醒学生对已启知识(通过用“元、角、分”的生活经验对小数点对齐的理解;通过方法经验对相同数位对齐的理解;通过运川情境的体验对小数加减法意义的理解;通过不同小数位数的计算

4、碰撞出教学难点)來创设“算用”悄境。虽然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在学生身边随处可见(比如我在课麻总结屮问学生时,他们都能说了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生活应用),但我以简洁、简单、真实、朴实的生活情境,以学生信手捏來的数学素材(说说各种教科书的价格)、以及我冇冃的呈现的本了价格(2元5角)作为新课展开的信息资源(也为下个环节中,学生小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埋下伏笔),这样的处理既能让学生在耦合“算用”信息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更能体现我的教学意图:①唤醒学牛•在平时极其“普通”的购书情境,他们才会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生活意义;②唤醒学生已有对小数加减法的知识经验

5、,他们才会真正体验“为什么小数点对齐”(因为元对元、角对角、分对分),从而丰富“相同数位对齐”的真正意义;③给出小数位数不同的差异信息,才能激起“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的矛盾冲突),从而在用信息Z中感受“算用”价值。二呈现“算用”方法,厚实“算用”过程(片段二):1.独立思考:先请大家思考一下,该怎样计算出这些答案?(板书:列竖式)。1.独立尝试:请同学们选择一个算式做在白纸上。2.展示交流。在生生互评时要注意几个关键句:%1问生是怎样列竖式的?(板书:小数点对齐)%1问生是怎样计算?%1为什么相同数位才能相加?(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6、1怎样相同数位就对齐?%1相同数位对齐后从哪位算起?3.师生一起总结计算方法和算理。4.拓展:刚才大家已经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那么,林老师带20元钱去买一本数学书,还剩下多少元?谁会列算式?(板书:20-4.95)5.请学生上来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白纸上。6.让学生评价这位学生做的情况。7.师:那么,我要想知道这位学生算的对不对?我们可以通过什么的方法进行验算?有不同的方法吗?(板书:20-15.05;15.05+4.95)【策略解读】:假如我们只是让学生能深入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相同数位要对齐”的算理而让学生在不同层面的计算

7、中去反复地读、记、说这句算理的话,就难以让学牛去理解“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対齐”的真正含义,我们在突破教学重点时更不能只是让学生会说“相同数位对齐”这句话那么简单(因为从字面上去识记这句话,我想四年级学牛并不闲难)。所以在展开环节,是我感到比较成功的设计,那就是我把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道理让他们自己(在用已有的方法、用身边的事理、用现实情境)去思考、去交流和解释,从而在学生各自思维过程的步步完善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一方面,我避开只告诉学生用列竖式来计算的文木意图,体现学生白己已有的原始想法(他们在面对算式的思考屮已经说出了可

8、以列竖式;可以心算;町以口算;可以用元对元、角对角來算),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尝试计算,并在交流想法的处理中突出列竖式计算Z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利川各自的经验去逐步丰厚计算时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我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