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救助管理与实践

论救助管理与实践

ID:45994003

大小:7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0

论救助管理与实践_第1页
论救助管理与实践_第2页
论救助管理与实践_第3页
论救助管理与实践_第4页
论救助管理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救助管理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广东民政论坛三等奖论文论救助管理实践佛山市禅城区委社会工作部陈伟国务院2003年6月20日发布《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年8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规的制订背景在于: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实施现状与其制订初衷发生背离,流浪乞讨群体现象愈演愈烈以及人们对人权保障思想的越加重视。新的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使旧的“收容遣送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跟旧的“收容遣送制度”相比,新《救助管理办法》立足于不断发展着的现实的社会救助工作问题,对立法目的作了全新界定: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

2、救助制度,而制订本办法。新的救助管理办法实现了四大转变;一是立法宗旨转变,从“强制性收容遣送”转变为“自愿受助”;二是经费渠道转变,从“可以适当收费”转变为“完全列入财政预算,无偿救助”;三是功能转变,从社会治安问题变为社会福利问题;四是对象转变,从原来的“没有明确界定对象范围”转变为“明确界定救助对象为城市中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新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救助工作向规范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也是我国行政管理和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目前,《救助管理办法》实施已逾十年,源于制订仓促而导致的不完善之处逐步显现,女口:救助对象界定还是不够明确,甄别难度大;救助时

3、间、次数的规定与我国其他社会救助制度亟待衔接;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有待跟进;救助经费来源单一;缺少司法监督;后续帮扶工作并未跟上,导致“循环救助”等。一、我区近期救助管理工作情况展示我区是市政府所在地,交通方便,寺庙在重要街道中心,乞讨人员特别是职业乞讨相对较多,对于流入我区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实际情况,我区加强了救助管理力度,结合专项行动,对不愿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主动救助,劝说其返乡。对需要救助的,送往救助站,按需要进行救助,对精神病、危重病人以“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进行。2012年至今,我区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33人,其中精神病人159人,

4、未成年人37人,重病41人,护送返乡42人,送肺防所3人,正常救助288人。为了救助工作正常展开,区每半年将救助经费及时划拨到市救助站,今年(1-9月)救助经费达3024322.39元。二、存在问题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救助管理存在问题日益突出:1、救助对象身份难以甄别。救助管理办法虽然界定了救助对象标准和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关一些求助者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明,难以核实受助人员真实情况。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部分专业“跑站“人员,这类人员不务正业,好逸恶劳,靠站与站之间来回走动钻国家政策的空子,骗领国家救助金。2、在城市管理中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

5、不协调,我区虽有建立公安、城管、民政和卫生等部门的联动机制,但在实际救助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致使救助工作不能很好很顺地开展,护送救助人员车辆缺乏,导致救助受阻。3、重病患者难以得到全力治疗,重病人员大多不接受救助,他们认为身患重病,政府、救助站无法全力救助,对于此内人群,往往救助难度非常大,甚至有如果不让他乞讨,便与工作人员“舞刀弄枪”的现象。4、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救助是一直困扰救助系统的难题。流浪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一般无法与常人沟通,他们无法表述自己的真实身份,无法讲清家庭住址,这对开展救助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而且流浪

6、精神病人的突然发病导致的暴力行为很可能对救助工作者造成身心上的伤害,所以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工作比普通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困难多了。同时由于患者家庭不负责任,也给政府和社会增加了负担。三、问题探讨及解决办法(一)对“跑站”问题的探讨及建议:对“跑站”现象的观察发现:一是硬要钱物的“我就是在外流浪的,你们要给我吃、住、乘车(船)等费用,不给钱我就不走”;有的无理取闹,甚至威胁工作人员;二是化装的,有的用纱布包扎头部或掉着手臂的;有的故意拄拐杖的,说是在旅途中受伤或骨折的;三是诈骗的:有的编造谎言,自己身患绝症,什么爱兹病、癌症等;四是无身份证件或假证,骗

7、吃、住、舍近求远套取乘车(船)费用;五是拉帮结伙,利用通讯、网络、交通工具互相联系,一旦有可乘之机,就蜂拥而至;六是部分假救助人员号称找亲人等。“跑站”现象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种是专业“跑站”的,利用救助渠道四处流浪或旅游,骗取国家的钱物;二种是见财起意,顺便捞一点;三种是有的地方救助机构不健全,给点钱支走了事;有的地方救助机构虽然健全,但人手少,救助的形式、标准、内容等均不统一,上下不能联动,有漏洞可钻;四种是社会救助法规不健全,对“跑站”打击不力,导致“跑站”有蔓延上升趋势。“跑站”现象的危害:一是造成国家救助金流失,使有限的资金,没有用到特别需

8、要救助的人员身上;二是增加救助工作人员工作量。“跑站”现象的建议:%1、国家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