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86例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86例

ID:46062486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86例_第1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86例_第2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86例_第3页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86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86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大学毕业论文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86例姓名:2014年6月25日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86例作者:闵静,荣天英,张燕,张亚清,魏颖【关键词】鼻内镜;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治疗方法以手术矫正为主,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在额镜下行鼻中隔黏骨膜下切除手术,术后可岀现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随着鼻内镜的临床应用,我科口2006年5月收治了86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在鼻内镜下行局部矫正手术,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组86例中男61例,女25例,年龄15〜59岁,平均37岁。临床表现:单侧鼻塞31例,双侧鼻塞55例,鼻中隔偏曲伴冇反复鼻出血14例、鼻窦炎症27例、下鼻甲病变1

2、2例、屮鼻甲病变11例,单纯性鼻屮隔偏曲22例。鼻中隔偏曲的情况:中后端高位偏曲12例,中后端低位偏曲45例,前端偏曲29例。1.2手术方法按照鼻中隔偏曲的不同部位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术式。应用杭州桐庐0。或30。鼻内镜及显像系统。患者取平卧位,在屮隔偏曲侧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做L型切口,剥离黏肯膜至偏曲的后端,前端偏曲的患者距离切口3mm处和切口同方向切开软骨,并在偏曲的上方或下方纵行切开软骨,再剥离对侧的黏骨膜,取出弯曲的部分,筛骨垂直板和软骨部不偏曲的部分不做分离和切除。后端高位偏曲在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垂直切口,剥离黏骨膜至偏曲的后端,高位偏曲的患者大多数偏曲部位在软骨和筛骨垂直板的前端,紧贴偏

3、曲处用黏膜刀切开软骨,剥离对侧的黏骨膜,取出弯曲的骨和软骨,后下端偏曲的患者在骨和软骨部分切开,取出筛骨垂直板弯曲的部分。伴冇鼻窦炎症的和下鼻甲肥大、屮鼻甲息肉样变的患者,在鼻中隔手术完成后酌情处理鼻窦及卜•鼻甲、中鼻甲,检查中隔手术处无出血后缝合切口,填塞鼻腔,同时行卜•鼻甲、中鼻甲及鼻窦手术的患者常规填塞下鼻甲、中鼻甲及鼻窦。1.3结果86例患者在取出纱条1周后临床症状均消失,行鼻内镜检查鼻屮隔矫正效果满意,无鼻中隔血肿、脓肿及鼻屮隔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未发现以上并发症,2例发生卜•鼻甲与中隔粘连。2讨论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病最好的方法。临床观察

4、也发现中隔中后端高位偏曲的患者大多数伴有头痛和鼻窦炎,是中隔和中鼻甲相贴引起的接触性头痛,而鼻窦的开口在中鼻道,中隔偏曲挤压中鼻甲的情况下,影响鼻窦的引流,所以容易引起鼻窦炎[lb后端高位偏曲的患者行中隔侨正手术后再行鼻窦手术,术腔宽敞,有利于手术的操作。而以往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取岀大部分的软骨和筛骨垂直板,创伤较大,易并发鼻屮隔血肿和鼻中隔脓肿等并发症[2]。而中后端的偏曲大多数是棘突,手术单纯的取出棘突,手术简单省事创伤小,术后效果好,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而以鼻中隔前段偏曲为主的偏曲,主要的临床症状是鼻出血,而且鼻屮隔的黏膜较差,多有黏膜溃疡和炎症,我们主要是条状的切除部分软骨,

5、松解弯曲的中隔,这样术中出血少,术后也不易出现鼻中隔血肿,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矫正手术,就是以最小的损伤有针对性解除鼻中隔偏曲所引起的压迫和阻塞的临床症状。我们体会鼻内镜下鼻屮隔矫正术有以下优点:(1)良好的光源能满足鼻屮隔前中后部及鼻腔大部分区域的手术照明要求,可清楚地看到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结合处以及犁骨、上颌骨鼻悄与鼻屮隔下部的错茬连接和纤维粘连带,操作准确;(2)鼻内镜有0。、30。、70。等多角度,可基木满足鼻腔各个部位的照明,基本无盲区,尤其是高位及后位鼻中隔偏曲的矫正,因在直视下操作,视野清楚,使黏膜的细微变化及创伤一览无遗,从而使鼻腔手术更精确细致,并发症更少,具有提高治

6、愈率之功效;(3)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可根据鼻中隔偏曲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术式,通过不切除或少切除组织矫止骨板畸形和消除软骨张力,符合当今微创手术要求;(4)矫正了鼻中隔,去除了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因或诱因,同吋可同期完成鼻息肉、鼻窦炎及中、下鼻甲手术。【参考文献】[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195.[2]韩德民,周兵.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