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ID:46064984

大小:61.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1页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2页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3页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方法:统计学分析我院采集的2180份血液标本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分析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不合理现象。结果:218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不合格标本168例,不合格率为7.7%,导致检验不合格原因主要有血量不准确、标本严重溶血、血液凝固、乳糜血和标木类型错误,其中血量不准确87份,占标本总不合格率的51.79%,与其他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対比,明显高于其他标本不合格原因(卩〈0.01)。结论:采取规范血液检验标本采集操作、加强对护士相关知识的培训对提高血液检验标本质量具有重要的

2、意义。【关键词】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控制措施临床血液检验是医院最常见的化验内容之一,其检验的结果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2—,血液标本采集是否正确合格又直接影响着血液检验的结果【1】。而由于血液检验标本的获取是一个需要多部门配合的多环节系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较多,易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影响血检结果,从而影响到临床诊治,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确保血液检验标木的合格十分重耍,为了更好地控制血检标木质量,提高血检标本合格率,特对2008年2月〜2013年1月间,我院采集的2180份血液标本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80

3、份血液样本均來自2008年2月〜2013年1月间我院行血液检查的受检者,共采集标本2180份,其中血常规检查1150例,血气分析389例、血型鉴定286例,凝血检查355例。1.2方法所有血液检验标木均由护士负责收集并送至检验科。血气分析采用动脉釆血,取挠动脉部位;血常规检查、血气分析和血型鉴定采用静脉采血,选择肘静脉部位,以真空采血法进行采集血液标本。血液标本送到检验室后,由相应的专业人员依照临床医生申请的检查项H,对血液标本的外观、血液量、凝血情况、溶血情况进行仔细严格的核对,并询问标木采集的时间、存放的温度等,判断血液检验标木的质量,并对不合格的标本进行记录,依照不合格

4、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统计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和比例,并附以不合格具体原因通知临床科重新采集。1.3判断标准【2】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相关说明,对血液检验标本质量进行判断,同一标本屮如冇多个不合格的现象存在,以最主要的一项记入记录中。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SP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x2进行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3讨论3.1血液检验标木不合格原因分析①血量采集不准确:由表2中分析可知,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中,血量不准确为主要的原因,血量采集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采集的操作不规范、采血困难以及护士对样本要求的血量不清楚等;②血液凝固

5、:29份血液凝固的不合格标木19份原因为送检的时间过长,10份为抗凝剂与血液混合不均匀导致标本中出现小凝块;③16份标木类型错误由护士疏忽造成;④乳糜血:显示乳糜血的标本经询问来自住院患者,行凝血检查,在采集血液检验标本前冇注输脂肪乳;⑤标木溶血:护士在采血时用力挤压、拍打穿刺部位致空气进入采血管中,出现溶血现象。综合分析可知,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采血操作不当,导致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抗凝剂与血液的混合情况、受检者状态及送检时间均对血液检验标木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与相关的研究进行比较,结果一致【3】。3.2血液检验标木质量控制措施①规范血液检验标木釆集操作:釆血的器

6、械须保持干燥;采血前对釆血部位皮肤进行清洁,皮肤干燥后再行采血;采血尽量在餐前采血,避免输注脂肪乳时采血;抽血速度不可过快,止血带的扎缚不可过紧过久;采集血液后立即封闭针头,避免空气进入;②加强对护士相关知识的培训:血液检验的项目多,变化快,护士难以对所有检验项目有全面了解【4】,因此应加强对临床护士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时与护士沟通,对标本留取事项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宣讲和分析;③注意抗凝剂的使用: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标准为9:1[5],在使用抗凝剂时应当严格按照这一比例进行混合,同时保证血液和抗凝剂混合均匀;④科学运送标本:血检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至检验科进行检验,运送过程屮须注

7、意尽量避免大幅度的震动,另外医学还应建立相关的责任制,明确相关的职责,以增强护士的责任心,降低血检样本不合格的发生率。参考文献:[1]马永梅・40份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分析[J]•北方药学,2011(4):46-47.[2]王蓿丽,孙林,周佳烽.2007至2010年检验不合格标本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4):123-125.[3]黄艳霞.医院血液检验标木不合格的原因研究[J]・中外医疗,2012(25):89-90.[4]杨琴,杨晓霞•消化内科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