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浅谈

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浅谈

ID:46085820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浅谈_第1页
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浅谈_第2页
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浅谈_第3页
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浅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浅谈李佼佼中国计量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摘要】21世纪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创造性,人才创造性培养的重要性己经日益凸显,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木研究利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进行创造性人格的测试与分析,表明虽然影响人的创造力的因素是复杂的,但仍然是可以通过创造教育环境及实施教育手段进行培养,使学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关键词】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09)10-0033-0一、引言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泰勒说过,创造活动不但对科技进步

2、,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的潜在创造性,那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可立于不败之地。创造性己成为衡量现代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创造性潜能的开发、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创造性人才,他们的人格特征如何?目前作为我国实施创新战略人才保证的大学牛的创造性水平如何,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他们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现有的教育资源下我们应如何为学牛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创造条件?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研究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1.大学牛总体创造性

3、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二、大学牛创造性人格的调查木研究以某高校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5286名2008级木科新牛为被试对象,其中男生3115人,女生2171人。所釆用的研究工具为戴忠恒、祝蓿里等1988年修订的《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将所有测得数据输入Excel表格并经初步处理后,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有冋归分析和方差分析。1.大学生总体创造性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创造性人格因素在大学生中呈正态分布,具有高、低创造性人格因素的学生均占12%左右,绝大部分学生居中。2.大学新生创造性与16项人格因素的

4、相关性为确定16种人格因素与创造性人格因素(Y3)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本研究利用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定量关系的冋归分析法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实验性、独立性等10项人格因素(标注**的项目)与人的创造性有着非常显著的关系,其中,乐群性、兴奋性、世故性与创造性呈负相关,聪慧性、恃强性、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实验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呈正相关。由此可以推论,高创造性人格通常表现为缄默孤独(低A),富有才识(高B),好强固执(高E)严肃审慎(低F),冒险敢为(

5、高H),敏感口感情用事(高I),,思想狂放不羁(高M),坦白直率(低N),不拘泥于现实(高Q1),当机立断(咼Q2)等特征。三、结论与建议1.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性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本研究中的创造力指的是有所创造的人的特质,即与众不同之处。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但有关研究似乎已充分指出,“在个人天赋的创造才能和他各种创造的实现之间的差距,是能够通过对创造性思维(以及有利于创造的个性)的有意识地教育而予以缩小的。”2.可以通过调整教育环境来保护对创造性有利的人格特征"大多数西方心理学家的人格概念一般指的是‘气质’

6、和‘性格’”。一般认为,“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气质与性格相比较,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慢、比较难;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变化容易些,也快些”。卡特尔更进一步指出气质特质是由生理状态或遗传因素决定的特质,例如情绪性、速度、冲动性、支配性、敏感性和自信心等特征,通常不受特定情境因素的影响。对于人格中的气质特质,因为其较难改变,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教育环境来保护对创造性有利的人格特征。例如调查表明,那些不善于社交却长于个体性和独立性兴趣活动的学生,即乐群性低但独立性高的学生,有时被认为其心理不

7、够健康的“怪才”、“偏才”,恰恰使他们表现出更好的创造性。因此,学校应当允许和鼓励这些个性的存在,间接促进创造性的发展。对于性格特质,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手段直接培养,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1.创造性教育的关键是发展个性个性在活动中表现为独立性,如独立思考、独特的兴趣爱好、独立的人格等。个性以及见之于行为的独立性,有利于取得创造性成果,是人的创造性的基础。如何营造发展个性、鼓励冒尖并容忍错误的宽容环境,是创造性培养过程中一个值得重视和不可冋避的问题,然而“教育实践既显示出教育的解放力,又表明了它的局限性、缺点及其具有压抑性的后果”。这就是

8、说在培养人的创造性的过程中,教育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开发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又可压抑扼杀人的创造性。因此需要为学生创造性的萌芽与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学校组织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