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浅谈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浅谈

ID:46091571

大小:54.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浅谈_第1页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浅谈_第2页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浅谈_第3页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浅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浅谈我是调兵山市晓南学校的一名普通数学教师。作为一名普通农村教师我在八年的新课程改革中对新教材的使用本人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效。也不妨在此抛砖引玉,求教于同仁。总的来说,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强调从学牛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验了人文主义关怀,体现了“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的思想,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小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然而,各地区由丁•经济水平、文化背景

2、,地理环境的差异,任何一个版本的新教材都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村的学生和教师。目前,在农村初中学生中,由于受到“打工潮”和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使得相当一部分(有的学校甚至是大部分)学牛都没有心思学习。学牛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不协调的现象比较普遍,其结果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课内不专心听讲、思想开小差;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导致不少学生因“从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恶性循环。在整个教

3、学过程中,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改变教学情境,使它与当地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池塘里有多少条鱼)在上这节内容时,针对当地实际,我将教学情境改为:汪庆华是我校初二毕业生,他毕业时正遇上我乡“者干”有一个渔塘要承包出来,土华的父母有意承包。经过初步了解,渔塘主称塘屮有约5万条鱼。王华的父亲表示怀疑,回家找王华商量,结果王华经过周密计划,找到了估计渔塘中鱼的质量的方案,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学生思考片刻后)有人说:

4、“竭泽而鱼”,抽干塘中水,派人下塘查点.”经过一翻激烈的讨论,大家一至认为,这样做的后果是——“劳民伤鱼”;又有人说:先抓一网鱼,假如有500条,这批鱼做一个记号后放冋,过一段时间后,再抓一网,假如共400条其中有记号的20条:设池中有鱼x条,有记号的鱼占的比例为:500/x,从第二网看这个比例是:20/400,于是有:x=10000条近一步思考:假如以上数据是经过实际调查得到的准确数据,那么在商谈中,渔场主问:如有10000条,赔10000元可否?多数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可以!”我问:“为什么?请

5、同学们继续讨论。”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这一万元几乎是非赔不可的,因为这是一个估计值,非实际值。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统计推断的合理性,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概率与统计之间的联系。初步掌握了用模拟实验估计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在上述活动中,学生深切体会到了数学与社会、数学与生活Z间的关系,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然后我又让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设计初各种各样的问题,自己解答后向全班同学展示并分析该题的分析过程,解题过程等。于是各组同学经过一翻激

6、烈的讨论后: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解题方法花样百出o为什么学生会有如此灵活的思维方式呢?1.这个学习情景是经常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社会现象,学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2.这个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并且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其实,在数学教学中只要认真分析当地学生的特点,善于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呈现,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