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探析

师范院校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探析

ID:46092320

大小: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师范院校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探析_第1页
师范院校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探析_第2页
师范院校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师范院校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师范院校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探析[摘要]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应有之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对在校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法律信仰培养的内涵,以及师范院校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的重要性出发,师范院校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的对策。[关键词]法律信仰师范院校法律精神古人Fh“一H为师,终身为父”,今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种深厚的民族心理底蕴。学校承担着传承文明的职责,在实行“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叩勺吋代耍求下,各院校也应积极主动与时具进,人力开展法制教育,树立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构建和谐校园。师范院校作为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2、和反射镜,更应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方面树立典范。1法律信仰的内涵信仰,是指对人们对某种事物的信服、依恋和尊崇的态度和情感,是人们外部行为的内心确信。从个体的角度來说,信仰体现着人生价值的可靠落实,以及信仰者对未来美好理想的追求。从社会的视角来看,信仰具有对社会力量较强的凝聚功能和对社会秩序的控制功能,是社会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法律信仰,是信仰的一种形态,是指人们对法律的信服,依恋和尊崇的态度和情感,是人们对法律现象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感寄托,并坚信法律制定的口的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们安宁而幸福的生活。现在社会的人们抛弃了人治,选择了法治,法律成为社会有效运行

3、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法律只有被接受,才能被遵守,只有被尊重和信赖,才能持久有效的运行,因此法律信仰成为构建现代法治社会的最高精神要件。2师范院校人学生法律信仰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师范院校貝有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厚德载物的师范文化传统,肩负着科教兴国、为建设创新烈国家及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和引领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其次,学校法制教育所具有的弘扬民族法治精神、输送法治人才等特冇功能,奠定了它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法律信仰的培养则是法制教育的核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范院校作为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和反射镜,其对在校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将会成为其他院校,乃至全社会的典

4、范。最后,教育实践也证明:教师的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及其以后的成长遭路起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对在校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他们以后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在走上教书冇人的岗位后。其内在的由法律素养所造就的、特殊的教师人格魅力将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能够较早的塑造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法律情感。3师范院校大学牛法律信仰培养的途径3」法律精神的价值把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信念基础。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经说过,法律要很好地得到执行,就必须被信仰,这种信仰,源自公民对法律内容的熟悉,更取决于公民对法律精神和价值的把握。3.1.1培养大学生的守法精神。法律得到

5、普遍的遵从是法律精神的内核。法律信仰是主体对法律的主动认同,是主体在法律神圣情感的驱使下,运用法律作为行动的指南,它不只是义务。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安宁的责任。培养大学生的守法精神,树立法律信仰,把自身蜩造成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已是吋代的要求。3.1.2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在现代法治精神的框架下,法律存在的第一要义就是要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大学生维权意识淡薄,较少主张自身合法权益,或维权方式不对,较少正确运用法律维护权利,都不利于法律信仰的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的主要冇:对自己权利的主张和对他人权利的承认与尊重。权利意识的增强有利丁•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及法律价值的褒扬,促使法律信仰的

6、生成。而对法律的信仰也必将推动大学生权利意识的扩张。在磨合的过程屮,大学牛逐渐产牛信赖法律的情感,并时刻运用法律审视行为。当遭遇不公正待遇吋,是拿起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不是靠私刑解决问题。3.1.3加强大学生法律终极价值的认识。法律不能被仅仅理解为一种工貝,而是代表着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和理想的社会秩序,法的终极关怀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们安宁而幸福的生活。只有端正对法律终极价值的认识,才能使大学生从根木上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法的终极价值,是指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对人权、秩序、门由、正义和效率这些有价值的事物予以保护并促进其增加。其中,正义是法律的本质屈性。亚里士多徳

7、当年捉倡法治反对人治的第一条理由就是法治比人治公平,要使事物合乎与正义,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屮道的权衡。3.2践行法律信仰,加强大学生法律心理的疏导。法律实践是法律信仰得以形成的载体,学生广泛参与法律实践的过程,表明了法律信仰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体验过程,因为任何理论知识只有在现实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积极组织人学生参加校内外法制宣传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旁听案件的审判过程。感受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