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小议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ID:46096752

大小:5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小议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小议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小议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小议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议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议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小议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地图是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主要工具。培养学生使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结合地图讲解教材,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关键词】抽象思维空间想象直观教学【中图分类号1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095-3089(2014)10-0163-02地图是地理教材的重耍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工具。结合地图进行地理教学,是完成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地理学科特殊的直观教学方式。地理知识的大

2、部分内容,都能在地图上明确具体地表现出来,因此结合地图讲解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既容易接受理解,又能够牢固记忆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运用地图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呢?一、授以学生读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地图的认知初中学生年纪较小,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较差。刚开始的时候,地理教师应该多去了解学生,耐心细致、有步骤地教会学生阅读地图。首先,看地图的标题。地图标题注明了地图的属性,这是阅读地图的前提。新教材突出了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在各章节中增加大量图片,所以要指导学生找准地图,了解不同的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怎样选

3、择需要的地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其次,看地图图例、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懂地图的基础,许多学生填注地图时,不是寻找代表地理事物的图例,而是强记填注内容在图中的位置,既增加记忆难度,又常常出现将陆地名称填在海洋上、把河流当成国界线等笑话。最后,看地图的内容。教师要紧扣地图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地图标题、图例进行思考,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并适时板书,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让学生观其“图”而知其“地”O知其“地”而求其“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结合地图进行地理教学,加深学生对地图的认知在地

4、理课堂教学上,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能够清晰地呈现地理知识的规律性。使教材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易于被学生接受理解。如我在讲东南亚屮的“马六甲海峡”部分吋,就充分利用如下东南亚地图并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指导学生首先在东南亚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相邻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确定东南亚处在“十字路口”的位置。就很自然地使学牛把东南亚处在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重要地理位置弄清楚了。(2)指导学生在东南亚地图上,查找夹在马來半岛、苏门答腊岛中间马六甲海峡位置,学生就很自然地懂得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部位,地理

5、位置十分重要。乂如,在讲西亚“富饶的石油资源”,我首先挂出西亚石油分布图,接着在图中找到波斯湾,指出西亚拥有以波斯湾为中心的巨大石油带,是世界上的石油宝库。接着就引导学生在课木上“西亚石油分布图”看西亚石油分布的国家。在启发提问中,学生就很不费解的答出: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屮心,除伊朗、伊拉克有富饶的石油宝藏外,向西北延伸到叙利亚东部、土耳其南部;向东南一至延伸到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在讲到西亚石油输出问题上,指导学生在图上参看石油矿区的石油管道,大都通到地中海沿岸。接着再引导学生参看“世界石油的海上运输路线图”,从图上粗细箭头

6、的指向,学4:们就能准确的指出:从石油矿区的石油管道输送到地中海沿岸的石油是少量的;从波斯湾到红海经苏伊士运河输出的油量是较大的;而大量的输出则是向西,从波斯湾以巨型油轮航行印度洋,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横渡大西洋,分别运送到西欧和美国去;向东,是从波斯湾以巨型油轮,横渡印度洋,通过马六甲海峡输送到日本或澳大利亚去。从而引伸到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超级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就不言而喻了。由于充分利用地图,上面这两个重点知识,教师不费多少唇舌就能迎刃而解。三、将教学挂图和课本插图紧密配合进行教学,培养学牛用地图的习惯地理教学的特点是应用

7、地图教学。地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而课本插图更是学牛获取地理知识主要途径。课本插图,它既是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乂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它既要起“教具”的作用,乂要起“教材”的作用。把教学挂图和课本中的地图、插图三者紧密配合,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玄观,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地图的运用能力。例如在《中国气候》…节的教学,本节主要的内容是总结中国的气候特征。我在教学中没有像以往先总结出儿个特征,然后进行分析。而是第一步指导学生读课本中的《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中国

8、七月气温分布图》,总结出我国冬夏气温特点,进而说明我国有多个不同的温度带,并指导读我国温度带图;第二步读《中国降水分布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