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刍议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刍议

ID:46418030

大小:6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3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刍议_第1页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刍议_第2页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刍议_第3页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刍议_第4页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刍议摘要:图形胜过千言万语,其直观效果对于学习的帮助是文字叙述不可替代的。地理学习中更是如此。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地理教学中有效运用地图的方法与途径。在本文的最后部分,还特别探讨了通过“心理地图”的构建,帮助学生实现高效读图,提升地理教学质量的一些尝试与策略。本文对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好地图,提升地理教学中有效用图的层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运用;突出重点;图文互换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6-0224-02读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灵魂,无图不成地理

2、课,上地理课不能无图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解决地理问题的关键。地理教学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要把地理知识附着到地图上。作为地理教师就应该结合地理教学的特点,指导学生有效运用好地图,特别是要构建“心理地图”,把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与图形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地图思维。这既可减负增效,又可充分开发学生的智能。但地理课本中有大量的地图,每幅地图中又有大量的地理信息,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识记并运用呢?这就涉及如何指导学生有效运用地图进行学习的问题。1•突出重点地图,分清图中主次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突出重点地图。重点地图是地理中考的重点,地理课应经常运

3、用,重复出现,强化记忆。如七年级上册中的大洲大洋图、经纬网地图、等高线地图、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等;八年级上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及中国地形图,还有一些区域地图,如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各类地图,我国的四大区域地图,及我国京、港澳台等省一级的区域地图等。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分清图中主次。课本中的地图较复杂,内容较完整,但是课程标准并没有要求学生全部记住,所以我们要善于取舍,分清主次,截取图中的重点内容并告知学生。如读我国民族的分布图时,重点要知道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及汉族的分布,以及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而不是去具体了解各民族具体分布在哪个省。又如读长江流域水系图时,应从图中

4、重点提炼出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洞庭湖及鄱阳湖,湘江、赣江和汉江等主要支流,三峡、葛洲坝水库,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2•注重知识迁移,实现图文互换通过知识的迁移来读图。学生通过读图就可以大量的获取地理知识,而不必去单独死记硬背一些地理事实材料,把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如学完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后,就可以知道不同的气候类型,以及不同气候的特点,就不必机械记忆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指导学生实现图文互换。这也是地图运用的最高境界。通过地理文字叙述,应该联想到地图,知道地理事物的分布;反之,看见地图,能用地理术语加以叙述、概括。如读我国农业的地

5、区分布图,应指导学生从图中提取出以下内容: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作为界线,向西是以畜牧业为主,向东是以种植业、渔业、林业为主。同时学生根据所学的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知道畜牧业分布在气候较干旱处,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在较湿润处,在脑海中浮现我国农业的分布图。成功实现图文互换。另外要充分利用练习册上的读图题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是成功实现图文互换的保证。3•加强绘图练习,充分利用填充图指导学生把课本中详图绘成略图。学生通过绘图,加深对地图轮廓的了解,更好理解地理事物位置的分布情况。如绘长江略图时,根据地理课程标准,选择重点地理事物,根据长江干流的形状,上游成字母V,中下游成

6、字母W,上中游的分界点宜昌位于字母V与W的交点处,中下游的分界点在字母W的第2个低谷处,鄱阳湖与洞庭湖分别位于字母W的低谷处,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与长江干流相交于字母W的顶峰即武汉,长江上三峡与葛洲坝水库位于宜昌以西,靠近宜昌,上海位于长江的出海口。再如一笔绘世界,利用各大洲类似的几何图形来画各洲,并定好位置,学生多画几次,就很容易掌握大洲、大洋的分布。要充分利用地理填充。地理填充图是一种空白图,是检阅学生能否有效运用地图的重要途径。在填充图的过程中,学生应充分读图、记图、析图,然后默填,而不是机械的抄图。不然效果不佳,又浪费填充图。因此,通过填充图的练习,学生的识图

7、、用图、读图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填充图不仅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还能直观地强化地名与位置记忆,帮助学生熟悉空间分布,从而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能力向运用转化。4.构建心理地图,实现高效读图构建学生的“心理地图”。心理地图也就是地图表象,是各类地图在头脑中的保持和再现。学生常常会忽视使用地理图表,只对教材上的文字感兴趣。但是,中考地理中地理图和表都很重要,无图、表不成题。为此,要引导学生在学会地图的基础上识记地理表格。由于地图较为直观,学生通过地图识记表格有助于化抽象为形象。要通过填图、绘图练习,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心理地图”。这种“心理地图”一旦构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