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ID:46116134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_第1页
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_第2页
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_第3页
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暁提要:进入初屮以后,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好的学生依旧可以考到九十分其至更高,而差的学生只能考到三四十分。针对这一现象,就多年的教学经历来谈谈对于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关键词: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策略冇些学牛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在班级中等或中等以上,但进入初屮以后,他们却进入了数学学困生的行列,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从数学学困生中找原因,并简单地归纳了几点:一、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1・心理成熟慢,自律能力差我们都知道读书分年级是按照学牛的生理年龄而卄•心理年龄,然而冇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到了适合读某一年级的生理年龄,但心理年

2、龄却还没有到,所以这样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上课听讲注意力不够集中,等老师要讲重点时他的心早已在九霄云外。这样的学生上课没把知识听懂,下课作业随便应付一下,最终导致不会的知识积累过多而变成了学困生。2•数学学科的特点:知识呈螺旋上升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一旦变成数学上的学困生,耍想脱困就会很难,特别是小学基础不好,现在已经在读初中的学生。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学生连简单的四则运算都不会,怎么去谈让他解方程,更不用说理解函数了。也正是因为数学后面知识的学习需建立在前面知识理解运用的基础上这一特点,所以有些学生越往后学习越会有听天书的感觉,到最后他就会被迫放弃学数学了。3•数学复

3、习课,对学困生而言都是新授课也许很多老师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个知识讲了好多遍了,我们章节课复习过,期中考前复习过,期末考前也复习过,可他们怎么到了期末考还不会呀。其实我只要在这里讲一个通俗的例子,就会知道为什么了。如初一我们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先教怎么解方程,但此时有一部分学生往往还不会解方程,接下来的章节复习课中就要讲一元一次方程的综合题了,此时老师来说也只列了一下一元一次方程就不往下做了。其实这样的复习课对于学困生不但没学会怎么解方程,对所讲的题也只是略懂,最后就是整册复习时与其他知识的综合运用了,此时老师只会点一下用到了一元一次方程的那些知识,对于学困生来说听过后一点收

4、获也没有。所以,这样再多的数学复习课对他们也起不到复习的效果,他们的进步微乎其微。二、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1•减少题目数量,降低题目难度,实行分层布置作业如果对所有学生布置的作业量一样,那些数学上的学困生就会觉得压力好大,因为别人可以在他们做一道题的时间内做完三四道题。如果作业量少了,他们可以腾出时间在老师讲完后再去看一下书本,而不是现在花很多时间做错题日,知识不懂也没时间去看书。现在的作业木、习题本都有不同难度的分层作业,老师在布置时,让学困生只要完成基础题即可。2•面批作业,个别辅导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只会讲大多数学生的错题、普遍的难题。教师是不可能把学生做过的

5、所有作业都讲一遍的。所以对于这些题日就需耍我们老师主动走到那些学生中去了,给他们再讲上一遍或者更多遍,直至基础题比较牢固地掌握。3•不同的评价标准,时时地表扬鼓励无论学困生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取得尖子生的优异成绩,但他们对这方面有极大的渴望,希望也可以取得一个很高的分数。所以我自己在给学生打期末成绩的时候就采取了不同的计算公式。对于班上最差的几个学生,我跟他们说,你们的期末总评分就是期末考分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十倍,对于比他们略好一点的同学,他们的期末总评分中平时表现占得比例很高,所以我班上无论谁都可以取得很高的期末总评分。这样一来,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我还会

6、时不时地表扬他们,即使他们做出的是一道选择题,我的冃的就是要让他们树立起强大的信心。4.培养参与板演意识数学课堂有许多需要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板演的时候,其实这乂是一个转化学困生的好机会。我们可以选一些极其容易的题目让他们来做,等他们做对了,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们。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二由于他们要被叫到就不敢在课堂上开小差了。5•教师备课耍全面,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教师的备课一定要考虑周全,特别要顾及到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对于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最好可以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子来进行类比。比如说初二学的函数,老师要让同学们在

7、脑子中建立起对应的模型,不妨讲讲电影院的座位与电影票的对应,学号与学生的对应。最后,我想说数学学困生的存在是必然的,要消灭所有的学困生也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老师要多想多做,釆取有效措施,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减少学困生,是有可能的,这也是我们耍追求的目标。参考文献:周青•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初探•考试周刊,2012(75)・(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县孙端镇中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